山东科技大学陈雷教授在向孩子们讲授地球生命起源知识(许浩摄)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许浩 青岛报道

“小朋友,你们知道最早的地球生命起源时间吗?”“40亿年!”“哇,小朋友你们太厉害了!”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这一天,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三年级4个班级近150名学生,来到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馆参观学习。刚才这段对话就是地质学系陈雷教授在为同学们科普地球知识时出现的。

小学生在认真摘抄铭牌上的知识介绍 摄影:许浩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抢着回答问题,还不时拿着小本子抄记各种介绍文字,有的利用儿童手表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拍照记录下来,他们专注的眼神、认真的表情令人动容,反映出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

小学生在用儿童手机拍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摄影:许浩

作为青岛全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馆不但向校内师生开放,更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自2014年获评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以来,年均接待校内外社会各界人士6000余人次,其中,中小学生2500余人次,为在中小学生群体普及地质科学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馆2008年开始建设,2011年建校六十周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内收藏各种矿石样本、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500余件。

小学生在专注地观看展柜内的化石标本 摄影:许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2米多的柴煤树干,这具发现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化石,看上去黑黢黢不起眼,但却是专家学者眼中真正的镇馆之宝,因为正处于由植物向煤炭演变的临界点,尽管已基本炭化,但仍能清晰看出树皮等纹理,直观证明了煤炭是由树木演变而成的。

另外地球科学馆中还有长2米多、宽1米多,犹如一幅巨大荷花写真图的海百合化石,多具保存完整、大小不一的鱼龙化石,以及令人看了垂涎欲滴、以假乱真的肉石,无不令观者流连忘返,啧啧称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