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A股城商行上市公司一季报刚刚披露完毕,这些公司在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如何?

我们不妨从营收及增速、净利润及增速、资产规模等角度,进行全方位对比,并从中找到表现突出的企业代表,来了解下他们的经营动向以及经营逻辑,为全行业带来一份经营参考。

一.整体表现

营收:整体向好规模放缓,3家负增长(贵阳银行兰州银行上海银行)

先从营收角度观察,今年一季度,A股17家上市城商行中,有14家营收实现正增长,占比超过80%,仅有3家出现负增长,分别是贵阳银行、兰州银行、上海银行。其中,贵阳银行增速垫底,为-2.51%。

(数据来源:wind,下同)

净利润:同比降幅超预期,2家负增长(贵阳银行、郑州银行)

而从归母净利润看,今年一季度,有15家A股上市城商行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已经接近90%,仅有2家出现负增长,分别是郑州银行和贵阳银行。

上述两项指标结合起来观察,不难发现,多数城商行上市公司均取得了环比“增收又增利”的较好成绩。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和去年同期对比的话,就会发现今年的相关指标表现,并不那么亮眼了。

毕竟,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城商行“营业收入”平均增速为4.93%,较去年同期是下降了1.28个百分点。A股上市城商行的“净利润平均增速”,同比降幅更大,和去年一季度的11.54%相比,下降了5.32个百分点。

资产规模:北京银行领衔,8家规模超万亿

从资产总额看,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共有8家A股上市城商行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分别是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长沙银行。Wind数据显示,该项指标和去年一季度相比,下降了1.21个百分点。

不良率:整体略有上升三家银行超1.5%(贵阳银行兰州银行郑州银行)

而出现上升的指标,却并不值得欣喜,因为这项指标是很多银行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不良贷款率”。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A股上市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1.16%,环比上升了0.01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在1.5%以上的城商行上市公司,只有贵阳银行、兰州银行、郑州银行这三家。

总体来看,无论是城商行,还是其他类型银行上市公司,想要业绩回温,需要宏观经济摆脱低迷和下滑的颓势,否则整体经济持续不振的话,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从而集中暴露信贷风险,造成银行业资产质量承压,并引发不良率反弹,进一步增加资产减值损失,侵蚀银行业利润,影响商业银行利润增速。

二.跟踪佼佼者

在今年一季度城商行业绩榜单当中,青岛银行和成都银行的表现非常突出。我们具体来剖析一下。

青岛银行

先来看青岛银行,作为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幅”首位的城商行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全国上市银行中一季度营收增幅最大的公司。实际上,在去年年报当中,青岛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两项指标的同比增幅,就都排在城商行上市公司的前六名当中。今年一季报同类指标的进一步加速,说明公司的业绩扩张,形成了正反馈和正循环态势。

当然,在营收增幅扩大的同时,也不难发现,青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指标居于业内前列,已经达到了1.18%,略微超出一季度城商行1.16%的平均值,意味着还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②成都银行

重点关注成都银行,是由于这家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以及“资产规模”三项指标的同比增幅,均位列城商行上市公司的前五名当中。尤其是资产规模指标的同比增幅,更是排名首位。值得称道的是,公司业务规模加速扩张的同时,在今年一季度,成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指标为行业内最低,仅为0.66%。

和青岛银行一样,成都银行2024年业绩的突破,并不是偶然现象。实际上,在英国《银行家》2023年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榜单中,成都银行排名就已经升到了第181位,实现了连续6年实现2位数的跃升。资产质量稳健增长过程中,成都银行就形成自身经营特质鲜明的地方银行差异化竞争格局。

三、政策礼包来临,关注落地效果

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会议召开。后续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委介绍了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情况。

在此次会议上,发布了包含支持政府收储、信贷宽松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融资协调机制、保交楼等多个利好政策。主要手段是从供给侧提出3000亿元再贷款支持地方政府收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同时从需求侧给予房贷政策再度“松绑”,意味着稳地产政策正持续加力。

(图表来源:wind与华福证券研报)

和前期政策相比,显然本次政策的加码力度更大。由于“稳地产”可被看做是银行资产质量稳定的有力支撑。那么,在政府收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等政策利好集中发布后,房企的流动性有望得到改善,银行涉房资产的质量也逐渐有机会呈现边际向好态势。另外,政策红利同样利好银行信贷需求,在房贷政策多重放宽、“保交楼”政策推进下,压抑已久的居民购房需求有望被提振,带动住房按揭需求回暖后,前期估值受制于地产风险的银行板块基本面,显然将得到充分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