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金融论坛之“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平行论坛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企业、银行与创投机构的数百位嘉宾出席。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易、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副总裁王新东、北京银行副行长王健分别致欢迎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主持会议。

王易副校长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在科技金融领域交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表示将以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成立为契机,打造金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创新高地,期待此次论坛在相互交流和彼此启发之中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共同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王新东副总裁表示,深创投作为一家以创业投资为核心的综合性投资集团,以发现并成就伟大企业为使命,致力于做创新价值的发掘者和培育者,并表示,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需要各方参加,希望未来各方继续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王健副行长介绍了北京银行深耕科技金融领域、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情况,表示将以此次论坛及战略签约为契机,加强银、企、校三方联动,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助力更多优质科创企业成长为新时代的领航者。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国家科技部原秘书长、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与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昌文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作了“科技金融驱动的数字资产入表”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在当前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金融逻辑正发生深刻变革。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通过开源和免费托管方式,为金融系统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数字资产的迅速渗透。数字资产作为新产业和财富的焦点,不仅具备估值和确权的潜力,还能实现交易和延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国家科技部原秘书长、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作了“金融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深圳的成功经验证明,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特别是风险投资的助力。完善并购和上市的制度安排,同时充分发挥智能制造和全球化战略的优势,将使中国在新时代中创新之花尽情绽放,真正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昌文作了“常态与非常态情景下科技金融的两大关键问题”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当前要做好科技金融工作,应当对科技金融的问题进行分类,把当前科技金融活动按有无时间约束区分成常态与非常态,抓住主要矛盾。

论坛现场,在各位来宾的共同见证下,北京银行、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揭牌“科技金融联合创新实验室”,发布科技金融系列创新产品。

在主题研讨环节,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澳门科技大学原副校长、讲席教授苏育洲,北京银行公司业务总监房旭,深圳微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聪,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石金博就如何以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等方面发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邱志刚教授主持了主题研讨。专家们畅所欲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共同碰撞创新思想的火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与现场来宾互动交流。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以财政金融学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为依托,组建“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并于2024年5月19日举行的首届深圳金融论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举行成立大会。“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论坛也是此次深圳金融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