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生鮮電商必死”,有生鮮電商的從業者曾這樣說過。

曾幾何時,生鮮電商行業被認爲是彎腰撿錢的生意。但從近十年的發展軌跡來看,這個賽道看似前景巨大,但難以成功。

過去的幾年裏,大玩家鎩羽而歸、小玩家破產倒閉,生鮮電商市場頻頻暴雷。

在這樣的背景下,叮咚買菜成了碩果僅存的生鮮平臺。5月13日,叮咚買菜發佈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表示其已實現了連續六個季度的Non-GAAP盈利。

財報顯示,叮咚買菜在該季度的GMV達到55.3億元,同比增長1.4%;營收50.2億元,同比增長0.5%。同時在報告期內,叮咚買菜的毛利率爲30.6%;Non-GAAP標準下,淨利潤率爲0.8%,淨利潤爲4148.2萬元,是去年同期的6.8倍。

叮咚買菜小程序

在行業舉步維艱的大環境下,叮咚買菜憑什麼能成爲爲數不多持續盈利的生鮮平臺?

01生鮮電商存活難,叮咚買菜是例外

更早以前,生鮮電商被認爲是一門大生意。2005年,易果生鮮在上海成立,這也是全國範圍內的首家生鮮電商品牌。2008年,樂康和坨坨工社成立;同年,百果園首次試水線下。

2010年,中糧我買網、天天果園相繼成立,大集團們開始下場了。2012年,互聯網大佬們也紛紛入場搶奪紅利,順豐優選、京東生鮮上線。2013年,每日優鮮成立;同年,天貓、1號店等電商平臺也發力做生鮮。2015年,京東到家、多點加入生鮮電商。

但好景不長,行業內不斷出現生鮮電商倒閉潮。首先倒下的是一批實力不濟的小品牌,隨後,在生鮮電商的合併整合中,一批中上實力的品牌也開始出局。生鮮電商市場進一步洗牌。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盈虧平衡,88%虧損,7%鉅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這似乎說明生鮮電商高成本、高損耗、低客單價及利潤的商業模式難以跑通。

以曾經的“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爲例,號稱轉型數字化業務的每日優鮮,市值如今已跌去99.8%,按照納斯達克的規則,如今市值不足1000萬美元的每日優鮮摘牌退市只是時間問題。

除此以外,曾經爲了上市將廣告貼滿電梯間的樸樸超市,最近也明顯放慢了推廣速度,從2021年11月戰略融資後,樸樸超市就陷入了融資難的困境。三年過去了,樸樸的上市還在“傳聞”中,也沒有再獲得其他融資。

樸樸超市小程序

行業內大佬們頻頻出現困境,而叮咚買菜卻成了例外。事實上,叮咚買菜也曾遭遇過困境,從市值逼近500億一度跌得只剩6億多美元。但根據叮咚買菜最新財報顯示,其已經實現了連續六個季度的Non-GAAP盈利。

有業內表示,叮咚買菜的成功盈利或可爲生鮮行業帶來新的轉機。

02叮咚買菜盈利,從收縮和精進下手

這一切源自於3年前創始人梁昌霖的戰略調整——2021年6月,梁昌霖在上市敲鐘時表示,盈利並非當下目標,公司要追求更大的市場規模。

可風雲突變的資本和消費市場很快讓目標落空。於是梁昌霖將公司的戰略重點從“規模優先”轉變爲“效率優先”,放下野心勃勃的前置倉版圖,從零散的二三線城市退回到華東市場,開始了降本增效之路。

2022年,叮咚買菜開始撤銷多城市的站點;到了2023年5月,它直接關停西南地區的業務和100多個站點;最近的2024年1月30日,其還陸續撤掉了位於廣深地區的38個站點。

削減成本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叮咚買菜的虧損。發展戰略調整至今,叮咚買菜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Non—GAAP淨利潤爲1630萬元,淨利潤率爲0.3%,連續五個季度實現了盈利;2023年全年Non-GAAP淨利潤爲4540萬元,實現首次年度盈利。

叮咚自己對此有過總結:“效率優先,兼顧規模。”與其說它是掙回來的,不如說是省出來的。業內將這次公佈的數據解讀爲叮咚買菜“活過來了”。

此外,在現金流方面,叮咚買菜報告期內的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0.95億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受限資金和短期投資的餘額爲45.1億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爲叮咚買菜發展的持續性提供了充足的資本保障。

當然,在這些經濟基礎之上,更重要的是產品。生鮮這門生意,本質上還是做商品,商品足夠硬,纔會有市場。

叮咚買菜深諳這一道理。據悉,2023年叮咚買菜率先推出“清潔標籤”計劃,倡導儘可能少添加或不添加。不久前,叮咚買菜正式上線“營養選擇”分級標識。

叮咚買菜公衆號

據介紹,首批標識了90個飲品商品。其營養選擇分級標準由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標準,根據對非乳源性糖、非糖甜味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這四個指標的綜合評估,將飲料產品分成“ABCD”四個等級,推薦程度逐步遞減。

基於此,叮咚買菜的商品能力正在市場中得到驗證。目前,叮咚買菜已經上線了蔡長青、叮咚好食匯、叮咚王牌菜、拳擊蝦、叮咚大滿貫等20多個自有品牌。其中,蔡長青2023年的GMV約8.4億元,同比2022年增長了43%。

叮咚買菜官微

在生鮮電商的發展過程中,“迴歸品價比”“硬商品”已經逐漸成爲電商平臺的主要競爭力之一,未來,企業的商品力也將愈發重要。

03叮咚買菜下一步往哪裏走?

短期內,叮咚買菜或可依靠降本增效收縮虧損,獲得盈利,但從長期來看,這些顯然還不夠,叮咚買菜需要找到長期的增長點。對此,叮咚買菜也有自己的想法。

業績會上,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公司會持續增加優勢地區的覆蓋密度,進一步提高市場滲透率,並繼續加強自有品牌及商品力的建設,爲用戶提供品質更好的商品及服務。

在他看來,生鮮行業中,通過低價獲得規模、再通過規模降低採購價格和運營成本的原理已經失效。未來,叮咚買菜將不斷提高端到端的效率,向供應鏈要利潤與競爭力。

也就是說,叮咚買菜將供應鏈作爲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此之前,叮咚買菜始終堅持將模式“做重”,最終形成了“產地直採——前置倉配貨——配送到家”的全鏈路。時至今日,早期的投入已見成效。

梁昌霖也表示,過去的7年中,叮咚買菜不斷深入產地,通過訂單種植和產地直採,進而不斷提高採購品質、效率及穩定性。“我們不斷提升食品的研發和生產加工能力,提升好商品的競爭力。通過自主開發的品控標準、自主研發的中臺各管理系統、智能預測和運營系統、倉儲自動化系統等,提升農產品採購和中央倉生產加工的效率和靈活性。”

生鮮是高損耗的生意。目前,叮咚買菜的生鮮的週轉週期已縮減至5天,端到端的損耗僅1.5%,通過智能預測和調度系統,很好地實現了缺貨率和損耗率之間的平衡。

當然,在供應鏈之上,叮咚買菜還推出了以自有品牌爲名的預製菜。目前,自有品牌的銷售額已經超過20%佔比,其中包裝食品類的預製菜,約佔整個食品類的35%左右。

預製菜在餐飲行業一直遭到廣泛詬病,但是叮咚買菜卻有所不同。叮咚買菜的預製菜,主打的是買生鮮和下館子之間。對於叮咚來說,自己中央廚房批量加工烹製的預製菜,遠比外面採購的要便宜,甚至會比顧客買同斤兩、同品種的生鮮還要便宜。

叮咚買菜小程序

比如在叮咚買菜App的快手菜頻道,就有售賣19.9元的800克酸菜魚、13.27元的250克拳擊蝦尾、29.5元的700克小龍蝦等。

叮咚買菜副總裁申強說過:“如果一定要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我們未來可能更像雀巢、達能,以及聯合利華的食品板塊。”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說得更加乾脆:“我們的未來可能會是一家食品公司。”

結語

生鮮電商市場擁有無比廣闊的前景。《2024年中國生鮮行業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生鮮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2萬億元。

但生鮮電商的生意也確實“難做”,雖然行業發展多年,但實質整個行業都還遠未成熟,整個生鮮電商行業也依然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在早期,更多生鮮平臺在拼規模和價格,而眼下,更多玩家將目光聚焦在“活下去”上。

此時,不依賴外部供血,完成自我造血成爲所有玩家的目標。從這一點看,叮咚買菜的盈利確實走在了行業的前面。接下來,叮咚買菜要做的,將是“如何活得更好”的新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