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一斤漲破10元,生豬股再次衝高!

5月20日,申萬生豬養殖指數(850172.SI)創下年內新高,收於6857.98點,漲幅3.33%。當天,豬肉概念股快速拉昇,正虹科技(000702.SZ)漲停,立華股份(300761.SZ)、唐人神(002567.SZ)、東瑞股份(001201.SZ)、新希望(000876.SZ)、新五豐(600975.SH)等收盤漲超5%。

截至5月21日午盤收盤,正虹科技仍漲停,報5.64元/股,較5月17日收盤價漲21.03%;新五豐上漲幅度超5%,報9.74元/股,較5月17日收盤價上漲10.68%。

消息面上,現貨方面,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5月20日14:00,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爲20.70元/公斤,較4月30日的20.27元/公斤上漲2.12%。5月17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一度漲至20.76元/公斤。

5月2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監測,2024年第20周(即2024年5月13日-5月17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爲20.05元/公斤,環比上漲2.4%,同比上漲10.2%。

期貨方面,5月20日,生豬期貨LH2407、LH2409、LH2411、LH2501合約均在午盤快速拉昇,呈現出“期遠價高”之勢,雖然LH2407、LH2409合約價格收盤翻綠,但LH2411、LH2501仍保持上揚,並創年內新高。截至5月21日午盤收盤,LH2501仍微漲0.11%。

生豬市場在2023年經歷持續一年的底部震盪,生豬養殖虧多盈少,持續虧損帶動產能緩慢去化,而去年不同區域頻繁發生的豬病,則加速了產能去化的腳步。

5月17日,由卓創資訊主辦的2024第九屆中國生豬產業高峯論壇在江西南昌舉辦,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農產品處處長王雙正提到,從重要時間節點自繁自養的生豬養殖盈虧情況來看,4月下旬生豬養殖基本上還是盈利的,而去年五月上旬則虧損100~200元/頭。

王雙正表示,自2023年一季度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連續5個季度環比下降。2024年一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3992萬頭,同比下降7.3%,環比下降3.6%;生豬存欄40850萬頭,同比減少2244萬頭,下降5.2%。

與此同時,受母豬產能調減影響,生豬出欄今年一季度出現下降,全國生豬出欄19455萬頭,同比下降2.2%;豬肉產量1583萬噸,同比下降0.4%。

對於今後生豬養殖行業發展的政策建議,王雙正表示,第一個建議是去產能,“產能過剩是導致價格持續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要縮減母豬產能,並且政府要加強生豬基礎產能(能繁母豬)監測預警和調控。因爲能繁母豬產能變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10個月之後生豬出欄量和價格走勢。”

“此外,能繁母豬的生產效率也在提升,也是造成生豬產能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2010年全國PSY(每頭母豬每年提供斷奶仔豬頭數)爲13.3,2018年爲18.0,2022年22.0。對此,國家有關部門也出臺相關的調整政策,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正常保有量從以前的4100萬頭降至3900萬頭。且當能繁母豬存欄量過度減少(低於正常保有量的85%)、增加(高於正常保有量的110%),國家必須採取包括補貼、信貸貼息等政策措施,或者是加大低產母豬淘汰力度等。”王雙正說道。

第二個措施是降成本。王雙正提到,飼料成本佔養豬成本的60%~70%,而玉米作爲飼料的主要成分,多數年份國內玉米價格高於國外,一噸相差幾百元。豆粕同樣也是飼料的原料之一,爲了降成本,2023年4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以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高轉化率爲目標,實現“一降兩增”。

第三個措施是佈局。王雙正從調出區、主銷區、產業平衡區分析表示,調出區要穩步擴大現有產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主銷區要重點引導大中型企業建設養殖基地,確保一定的自給率;產銷平衡區要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特色養殖,提高消費自給率。

第四個措施是穩預期。王雙正強調,在一些重要商品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或供需平衡變化較大時,要加強政策宣傳、市場引導、信息發佈,把事實真相公佈於衆人,穩定心理預期。

在母豬的繁殖性能大幅提高的同時,不少仔豬從斷奶到上市的成活率不到90%。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何餘湧認爲,未來生豬市場中需要關注豬的成活率、隱性炎症、以及其肌肉鮮豔度與風味,部分問題可以通過飼料解決。

何餘湧分析稱,短期生豬飼料的趨勢是基於降本增效,如玉米和豆粕減量化實施加快、非常規飼料資源開發利用速度加快、微生物發酵飼料使用量增加、營養性和功能性飼料添加劑需求量將增加、功能性飼料的研發與使用將加快。

“遠期趨勢是基於新質生產力,如加快新蛋白(工廠蛋白)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與規模化生產、促進生豬飼料向生物合成飼料和生物合成營養素方向快速發展。”何餘湧說。

在企業努力降本增效、錨定未來發展方向之時,今年下半年的豬價走勢同樣備受關注。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朱澤坤錶示,從供應來看,根據卓創資訊監測的能繁母豬出欄量來推算,2024年4月~11月的生豬出欄量將呈現下降的趨勢,影響未來供應的不確定性因素主要在於二次育肥和壓欄。

除了直接的生豬出欄量,生豬交易均重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豬肉供應,“截至5月9日,全國生豬均交易均重是124.01公斤,較春節假期後的低點漲幅達到了1.71%,這反應了現在養殖端壓欄惜售的情緒,不捨得賣出標豬,一直養到260斤左右纔出欄。”朱澤坤說道。

從需求來看,2024年春節假期過後,生豬屠宰量增長速度不及預期,4月全國代表屠宰企業日均屠宰量爲15.70萬頭,較2023年同期下降了20.91%。朱澤坤分析稱,這一方面是終端消費的縮減,如豬肉消費主力人羣——在房地產務工工人的減少;另一方面是由於去年屠宰企業集中做凍品,且大部分凍品處於虧損狀態,所以今年屠宰企業基本沒有主動入庫的現象,導致今年屠宰量整體同比下降明顯。

“未來生豬價格的展望離不開季節性的需求特點,正常情況下三季度末四季度末是全年消費最旺季,那麼需求端對豬價的支撐效果也比較明顯,在一致性看漲預期影響下壓欄和二次育肥現象會逐漸增加,提前透支旺季豬價的上漲空間。”

朱澤坤錶示,根據卓創資訊預測模型來看,預計今年第二到第四季度生豬價格先降後漲,高點將出現在9月或者12月,價格高點約爲19~20元/公斤。不過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在影響生豬行情,如天氣、政策、豬病等。“建議大家要及時去把握市場二次育肥補欄和出欄的動態,來判斷今年生豬價格高點。”

牧原股份(002714.SZ)董事會祕書秦軍近日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行業能繁母豬數量已降至合理區間,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行業價格將持續回暖,2024年全年豬價水平將好於去年。

而在2024第四屆畜牧業生物安全大會上,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認爲,從趨勢上看,今年下半年豬價漲幅不悲觀,但也不應有過高預期。行業保持謹慎不是壞事,順勢出欄更利於行情穩定。

(文章來源:時代週報)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