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王崟欣

5月21日國際茶日,《人民日報》要聞2版刊發《我國茶產業實現多元化發展——知茶愛茶 共品茶香》,聚焦福建漳平水仙和新茶飲碰撞帶來的發展空間。

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茶日”。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我國是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知茶、愛茶,茶產業實現多元化發展,茶消費呈現年輕化趨勢。

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在“國際茶日”到來之際,記者走進茶園、茶廠、茶企、茶飲店,觀察產業發展新動態、消費市場新現象。

——編 者

小衆茶遇見新茶飲

本報記者 王崟欣

打開小程序,依序選擇茶湯、小料,確定甜度,下單。不過三五分鐘,一杯新式茶飲便製作完畢。

“到了就能取,邊走邊喝。”午後散步,福建福州信和廣場附近的上班族林女士點了一杯奶茶。出門在外,隨手點杯奶茶、果茶等以原茶爲基底的新式茶飲,成爲不少消費者的新習慣。

“這款奶茶選的茶葉很特別,有茶味又清甜,很合我的口味,我已經回購好幾次了。”受到林女士喜愛的這款茶底,名叫漳平水仙,是一款產自福建龍巖漳平市的小衆茶,與鐵觀音同屬閩南烏龍茶類。相較於主流茶種,小衆茶產量較小,漳平種植水仙茶5萬多畝,年產量6000多噸,不到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等名茶年產量的1/10,此前大多由本地人消費,近年來卻很受茶飲品牌青睞,出了不少“爆款”茶飲。

茶葉種類那麼多,爲什麼是漳平水仙?漳平市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劉素惠認爲,是因爲漳平水仙的特殊口感。“滋味醇厚、花香怡人、發酵適中、湯色橙黃明亮,與茶飲品牌合作,這些是優勢所在。”劉素惠說,新式茶飲市場競爭激烈,一個個“爆款”背後是對獨特風味的不斷挖掘。

眼下是漳平水仙的春茶製茶期。作爲傳統工夫茶,漳平水仙的喝法一度十分講究——衆人圍坐,溫杯燙盞,分杯品鑑……“沒想到,現在工夫茶也能捧在手裏邊走邊喝了。”鄭文海是漳平水仙茶製作技藝龍巖市級非遺傳承人,親歷了這個小衆茶的“大衆化”。3年前,一家茶飲店找鄭文海談合作時,他還十分驚訝。3年過去,他的400畝茶山已與國內兩家龍頭茶飲品牌穩定合作,50多噸年產水仙茶中,超20噸直接供應茶飲品牌,不僅自家銷量翻番,還帶動了周邊百餘戶茶農收入增長。

不只漳平水仙,新式茶飲帶給原茶市場的增長是巨大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發佈的《2022年新式茶飲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新式茶飲行業市場規模超過2900億元,採購上游茶葉原料超過20萬噸,直接帶動茶產業一產增值超100億元。

“新式茶飲的走紅,反映出茶產業消費羣體的年輕化。”福建農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管曦認爲,作爲未來茶產業消費的主力軍,年輕人不是不愛喝茶,而是其喝茶偏好與傳統沖泡茶飲的市場定位存在差異。“他們更追求口感的獨特與獲取的便捷。新式茶飲的立等可取,加上小衆茶的獨特風味,精準觸達了年輕人的消費習慣。”管曦說。

產品走紅後,品質如何保障?鄭文海介紹,在與茶飲品牌合作的過程中,品牌方會給出明確標準——什麼季節的茶,茶葉品質如何,發酵到什麼步驟,如何拼配,都有嚴格規定。“審評合格後,裝箱走冷鏈運輸至各門店,保證茶葉的品質。”鄭文海說。

“從奶茶、水果茶到新中式養生茶,每一款新品背後,都蘊藏着小衆茶的潛力與空間。”管曦說,中國茶葉品種繁多,幾乎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茶葉品種與地方風味,新式茶飲帶動更多小衆茶進入大衆視野,讓更多年輕人認識茶、瞭解茶、愛上茶,應通過技術化改造、資源整合,提高小衆茶的供應能力;同時嚴格控制品質,避免出現“以次充好”等短視行爲,以好品質、好口碑促進小衆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