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酒諦 作者︱尚可

最近,洋河股吧裏有一條評論直擊股民心靈,一位來自安徽的股友評論說:尷尬的洋河!論名酒算得上,而且是雙名酒!論家底很厚實,論銷售不差!論分紅也可以,論漲幅倒數第一!

這則評論,揭露了洋河的尷尬現狀。自去年以來,洋河股價一路陰跌、疲軟不振,跌跌不休中,以至於有股民開玩笑說:別跌了,再跌就沒錢買排骨了。還有股民說,要不你還是跟着指數反彈一點吧老朋友,最近心態不好。另外一位股民,則是用一句話道出了洋河處境的尷尬:上漲不夠,下跌來湊!

雖然上面這幾位股民大多隻是玩笑之語,但是對洋河股價的不爭氣,他們的態度,卻在字裏行間表露無遺。對洋河來說,能用一己之力讓股民們產生這樣的心緒,確實是一種“尬場面”。

洋河股價

在尷尬中“疲軟”

目前的洋河,處境那是相當的囧,也相當的尷尬——不僅股價疲軟,業績還被同行吊打!

這樣的洋河,不免讓人一下子尬在當場。對此,有網友說:爲什麼把洋河按在地上?是實力不行還是要沒落了?

洋河,這位昔日的“股王”,現在既追不上前面的茅臺和五糧液,眼看又要被後面的汾酒超越!數年以後,洋河能不能拼過比汾酒再後一名的瀘州老窖,照現在的形勢看,都很難說。

洋河剛上市的時候是出盡了風頭的,公司業績亮眼,股價漲勢如虹,在屢創新高的情況下,最終奪得“股王”頭銜,一時風光無兩,就連茅臺和五糧液都要望其項背。

但是,這種勝景在洋河身上已經一去不返。最尬的場面是,自2021年1月份創下258.88元的新高以來,洋河的股價就跌的多、漲得少。尤其是從2023年2月份至今,洋河股價的周K線一字滑坡,最爲直觀。今年春節之前,洋河股價還走出了88.30元的新低。

波浪下跌、一路走軟,相比幾年前的高點,洋河的股價幾乎已經跌到了膝蓋以下。這種尬在當場的股價走勢,不免讓人心生疑慮:疲軟的洋河,還能“王者歸來”嗎?

讓人發窘的業績

業績是衡量白酒業內排名的重要指標,偏偏是,洋河的業績與其他堪稱對手的酒企相比,2023年交出了一份最沒競爭力的答卷。這就使得洋河的位置越來越尷尬。

對前面的茅臺和五糧液這兩座山,洋河只能伏低做小;對後面窮追不捨的汾酒和瀘州老窖這倆“壯漢”,洋河又不想將老三地位拱手相讓。對比洋河、汾酒、瀘州老窖這幾家“白酒行三”競爭者的年度業績可以發現,或許從2023年開始,洋河就已經出現了掉隊趨勢——

洋河在2023年度的營收雖然達到了331.26億元,但同比僅增長了10.04%,遠低於上年度18.76%的同比增長率;實現歸母淨利潤100.16億元,同比僅增長6.8%,更是大大低於上年度24.91%的同比增長率。

相比較而言,作爲競爭對手,目前雖然處於追趕者地位,汾酒和瀘州老窖的業績卻都要比洋河閃亮得多。其中,汾酒2023年實現營收319.28億元,同比增長21.83%;實現歸母淨利潤104.38億元,同比增長28.93%。瀘州老窖2023年實現營收302.33億元,同比增長20.34%,實現歸母淨利潤132.46億元,同比增長27.79%。

洋河身上

發生了什麼?

2023年,對洋河來說應該是比較尷尬的一年,隨着財報的發佈,在銷量下跌15%的情況下營業成本反增8%遭到詬病,此後的業績說明會因爲使用“穩中有進”、“主動降速”的措辭再次遭到調侃。

目前,網上針對洋河的討論偏負面的話題居多,這就給了人們一種錯覺——洋河這艘泰坦尼克號,是不是要沉淪了?

財報顯示,洋河股份2023年4季度業績出現斷崖式下跌,實現營收28.43億元,同比下降21.68%,扣非淨利潤虧損3.22億元,同比大降174.19%。對於如此大的業績變臉,有人分析稱:這可能是洋河把去年4季度的利潤,調節到了2024年一季度。

洋河財報出來之後,前幾年一直鼓吹洋河、堅持唱多洋河的知名財經大V“唐朝”,迅速清空了手中持有的洋河股份,然後選擇將手中的資金全部買入貴州茅臺,此舉在投資圈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經銷商壓力已到極限

唐朝清空洋河的理由,是因爲洋河在2022年年度報告中,管理層許下了營收增長15%的年度目標,而實際上洋河在2023年的營收只增長了10.04%,並未踐行承諾,有失誠信。

洋河股份和其他白酒比,跌的比其他家多,漲的比其他家少,如果以2019年1月1號爲始,洋河股份漲了20%多,瀘州老窖漲了600%,汾酒漲了1294%,貴州茅臺漲了300%以上。

事出反常必有妖,面對這樣的行情,洋河究竟是遭遇了什麼?針對這一問題,有股評人分析稱:洋河的增速下滑,說明經銷商的壓力,已經到了極限了。

也有網友反饋說:洋河股份內憂外患,管理層內鬥,三三制的弊端,暫時解決不了,內憂持續。外患,省內市場被今世緣蠶食市場份額,省外市場被茅五瀘汾阻擊!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