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呂文琦

保險股在經歷了數月的低迷後,自4月起重拾漲勢。

截止5月21日收盤,中國太保漲幅領跑,H股自4月以來上漲超33%,A股上漲超28%;中國人壽H股升23%,A股升15.35%;中國平安H股升23.78%,A股升逾10%;新華保險H股上漲近20%,A股漲15.4%。

有券商非銀分析師向界面新聞表示,近期保險股的漲幅主要反映對政策的博弈,以及對資產端的改善預期。保險行業的走勢更貼近滬深300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資產端的波動對行業估值的影響更爲顯著。未來保險股的資產端仍然是主線,如果預期能持續改善或者利好政策不斷,保險股就有很充足的上漲空間。

資產端近期利好不斷,5月17日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議在京召開,同日央行與金融監管總局發佈多份文件,連放“三大招”:降首付比、取消利率下限、降公積金利率。

招商證券預計,隨着政策預期改善,保險板塊尤其是壽險標的也有望受益於此輪地產鏈行情的擴散外溢。同時,隨着未來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資產荒”的情況會有緩解,長期國債收益率也將出現回升。

從負債端看,A股五家上市險企今年1-4月累計實現保費12505.85億元,同比增長1.47%。

整理自上市險企公告

保費增速呈現“四升一降”格局,前4月,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保費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爲3.89%、1.25%、2.38%和0.99%,新華保險保費收入同比下滑11.69%。

壽險方面,中國人壽保費收入爲3712億元,同比增長3.9%;平安人壽保費收入2121.55億元,同比增長1.9%;人保壽險保費收入爲604.70億元,同比下降5.9%;太保壽險保費收入1045.24億元,同比下降3.5%;新華保險保費收入672.24億元,同比下降11.69%。

單月來看,多家公司4月壽險保費收入回暖明顯。開源證券非銀分析師高超、唐關勇認爲,單月保費的改善預計主要繫個險產能提升拉動。其中人保壽險以23.59%的保費增速位列五大上市險企首位,中國人壽和太保壽險當月保費增速超10%;平安人壽當月保費同比增長6.7%;僅新華保險4月保費收入同比下降,降幅爲11.6%。

國泰君安非銀分析師劉欣琦團隊認爲,新華保險負增長預計仍然爲大幅縮減躉交業務導致保費規模增長放緩。該團隊指,壽險業得益於產品定價利率下降、“報行合一”後費用率改善,以及業務期限結構優化等影響價值率明顯改善,推動新業務價值增速好於新單增速。

5月,另一則消息引發保險業內關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取消實行多年的銀保渠道“一對三”, 各級分支行及網點均不限制合作保險公司數量。

某合資險企個險渠道負責人向界面新聞分析,此舉有望進一步激活居民儲蓄流入保險業,“根據央行4月數據,居民存款餘額145萬億元。老百姓的錢主要在銀行,大家也信任銀行。現在取消了‘一對三’的限制,既可以將存款轉化爲更長期的保險資金,也可以滿足客戶對長期穩定利率產品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