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點評

1、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7%,比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3%;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3.5%;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0%,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1-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8%。

2、 央行宣佈下調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5個百分點,首套房貸最低首付降至15%,二套房最低首付降至25%,取消全國層面首套房和二套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並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同時,央行擬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規模3000億元,可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另外,住建部將會同金融監管總局等出臺城市商品住房項目保交房攻堅戰工作方案,《關於進一步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 滿足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的通知》也將於近期發佈;自然資源部則準備出臺妥善處置閒置土地、盤活存量土地的政策措施。

3、 5月13日,財政部公佈《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其中超長期特別國債涉及品種爲20年、30年、50年。今年首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於5月17日發行,期限爲30年。

4、 美國宣佈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等產品的加徵關稅。此次加徵關稅集中在七個行業,分佈是鋼鐵和鋁,半導體,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電池零部件和關鍵礦物,太陽能電池、港口起重機和醫療產品,關稅提升至25%到100%。

5、 美國4月CPI同比增長3.4%,符合市場預期,前值爲3.5%;環比增長0.3%,預期和前值均爲0.4%。4月核心CPI同比降至3.6%,爲2021年4月以來最低;核心CPI環比增速從3月份的0.4%下降至0.3%,爲6個月來首次下降,符合市場預期。

6、 美國商務部發布的4月零售銷售數據顯示,在3月數據略微下修(至+0.6%)的背景下,4月環比增速依然歸零,顯著低於市場增長0.4%的預期。

市場影響因素

上週央行OMO投放100億,同時到期100億,共計淨回籠0億。MLF5月到期1250億後等價續作1250億,淨投放0億。

生產數據方面,上週高爐開工率持平,同時水泥瀝青開工也有所回落。

地產數據方面,土拍溢價率有所下行,商品房成交面積有所回升但仍位於低位,地產數據表現一般。

汽車銷量方面,24年4月汽車批發及零售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爲10.16%及-3.76%,汽車銷量數據表現較好。

進出口數據方面,上週出口運價有所上行,同時韓國出口數據維持高位。

價格數據方面,農產品價格上週季節性回落。其中,蔬菜價格下行,水果價格上行,同時豬肉價格回升至20.76元,糧油價格高位回落。服裝方面纖維價格大體下行。上週商品價格表現一般。

PPI影響因素方面,工業品指數上週有所上行,其中油價、銅價、鋁價、水泥價格及MDI價格有所上升,其餘則有所回落。

期貨價格方面,上週各類期貨價格大體上行,其中玉米跌幅最大,倫銅漲幅最大。ICE布油收於84美元,漲1.46%,COMEX黃金收於2419.8美元,漲1.89%。

上週美元指數下行83.45BP,通脹數據及零售數據低於預期並帶動美元下行。在此背景下人民幣上週升值37個基點,日元升值9.5個基點。

市場回顧

一、基金市場 

基金申報與發行方面,上週共計申報基金33支,其中普通混合型基金9支,債券類基金(12支)多於股票類基金(11支),FOF基金申報1支。發行一邊,上週基金共計發行124.07億,其中股票型基金髮行規模有所回落。

二、股票市場 

資金流動方面,上週北向資金淨流入87.62億,較此前有所增加;同時南向資金淨流入186.21億,較此前有所增加。

A股表現來看,上週主要板塊有所震盪,其中科創50跌1.66%,跌幅最大;上證50漲0.62%,漲幅最大。雖然經濟及社融數據低於預期,但地產政策密集出臺,在此背景下A股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偏股基金指數跌0.15%。

A股各風格指數中,績優股指數跌1.38%,表現最差;低PB指數漲2.98%,表現最好。市場風格大盤價值佔優。

行業方面,上週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16個上漲,15個下跌。其中,地產出臺放開首付比例及降低貸款利率政策帶動地產鏈相關行業回暖,其中房地產、建築材料、建築裝飾、銀行及輕工製造行業分別漲12.65%至2.76%不等,漲幅最大。另一方面,美國進行新一輪貿易制裁背景下出口及海外業務佔比較高的行業情緒上受到打壓,其中家電、醫藥生物、汽車及電力設備分別跌2.36%至1.68%不等,跌幅居前。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漲3.11%,恒生科技指數漲3.79%。國內政策出臺背景下港股上週有所上行。

美股方面,上週有所上行,其中納斯達克指數漲2.11%,表現最好;標普中盤400指數漲0.74%,表現最差。美國通脹及零售數據走弱帶動降息預期上行,美股有所回升。需要注意的是,此前LEI、銅油比、2Y-10Y美債利差等指標均顯示24年美國經濟將面臨衰退風險,財報顯示美股盈利可能出現了一定的壓力,市場可能已經開始對此進行定價。

其他海外市場方面,法國市場跌0.63%,表現最差;臺灣市場漲2.65%,表現最好。新興市場較發達市場表現佔優。

二、債券市場

上週貨幣市場利率有所下行,R007一月均值升至1.91。資金面較上上週更爲寬鬆。

債券融資方面,上週政府債淨融資額1942.09億,較此前有所下降;企業債淨融資額92.51億,較此前有所增加。近期債券維持淨髮行,關注供給衝擊對債券市場的後續影響。

債券市場方面,上週主要債券中,信用債大體下行,其中1YAA-下行18BP,下行幅度最大。利率債短端下行大於長端,1Y國債下行10BP,幅度最大。社融及經濟數據均指向內需偏弱,疊加貸款利率下調使得債市利率有所下行。後續隨着海外逐步進入衰退,我國經濟可能仍將面臨較大壓力,因此債市上行動力主要取決於最終政策力度。往後看,我國經濟弱復甦格局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預計貨幣不會大幅緊縮,雖然利率分位數偏低但債市短期風險不大。

期限利差方面,上週利差大體走闊,30年國債利率升至2.59,略高於MLF利率的2.5,收益率曲線仍然極爲平坦。

信用利差方面,信用債下行幅度更大使得利差大體收窄,目前所有券種的信用利差分位數均進入極低區間。

同業存單方面,上週發行利率大體下行,其中發行規模最多的9M國有銀行上行9BP,爲2.07%,1Y國有銀行上行1BP,爲2.08%。

美債方面,上週利率有所下行。其中5Y至30Y下行8BP,下行幅度最大,同時3M下行1BP,下行幅度最小。通脹及零售數據走弱帶動降息預期走強,美債利率回落。同時,2Y與10Y美債倒掛幅度有所增加,目前利差爲41BP,自22年7月以來美債利率倒掛已經持續了22個月,歷史經驗來看24年前後美國可能正式面臨衰退,關注國際政治環境擾動下供需錯配是否會更加嚴重導致美國經濟出現深度衰退。

資產配置觀點

4月數據供給強於需求格局延續,海外通脹數據走弱

本週4月經濟數據出爐,其中僅工業增加值高於市場預期,消費及投資均低於市場預期。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此前供給強需求弱的格局,背後反映了地產下行背景下內需仍有待提振。不過,週五地產三大政策出臺,尤其是時間及力度均超出市場預期,使得市場情緒有所抬升。往後看,需要關注各地政策的落地效果以及對整體經濟的實際拉動作用,短時間內預計延續弱復甦格局。海外方面,4月通脹及零售數據均低於市場預期,顯示經濟開始有所走弱,並帶動降息預期上行。目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將於九月開始進行降息操作。後續降息幅度及次數降取決於經濟回落的速度及斜率。

股票市場觀點

五年分位數角度,目前A股估值處於偏低水平。

近期萬得全A預測PE14.67倍,處於58%分位水平,股權溢價率3.38%,處於92%分位水平。整體看A股估值處於偏低水平。估值分位數來看股市性價比較高。

分行業看,預測PE及PB估值水平方面僅少數行業高於過去5年估值中位數,煤炭、石油石化估值相對較高。

短期看,市場預期7月三中全會召開前政策會進一步出臺,同時海外流動性壓力緩解對風險偏好形成一定提振。往後看,配置方向上關注:

1、政策博弈背景下消費、地產鏈、金融等順週期板塊。

2、地緣政治及國際關係反覆背景下關注煤炭、有色及石油石化等上游相關行業。

債券市場觀點

中短期看,收入預期不改善的情況下,經濟基本面向上幅度不大,加大逆週期調節的定調下,市場預期流動性延續寬鬆,支持債市行情。往後看,債市主要壓力來自於潛在的大量債券供給,同時7月三中全會前預計市場波動將會加劇。此外,目前期限利差方面有較強的輪動特徵,建議逢低加倉並及時止盈。

風險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來源於已公開的資料,對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材料中的觀點、分析僅代表公司研究團隊觀點,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達的意見並不構成實際投資結果,也不構成任何對投資人的投資建議和擔保。任何媒體、網站、個人未經本公司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