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许文秀 通讯员龚楚、杨舒情)“这个鞋垫是3D打印出来的。我们可以分析脚掌受力情况,定制专属鞋垫。”“‘活动中国龙’采用了3D打印一体成形技术,关节之间紧密相连、灵活自如,轻松实现盘踞、腾跃等姿态。”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职教周期间,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武职旅游学院共计40余名青年学生分批次参观智能制造学院实训中心,在“零距离”实操中感受智能制造魅力。

在参观3D打印技术中心的过程中,前来体验的40余名学生,一边仔细观看,一边听智能制造学院教师魏雪介绍3D打印一体成形技术。

“利用这个机器,我们可以直接对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并实施转化为三维模型。”智能制造学院教师王龙手持彩色三维扫描仪,现场演示人像快速建模,“通过扫描建模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就能把大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这条中国龙的结构好精密,这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也想尝尝3D打印出来的巧克力!”......青年学子们被精美的展品所吸引,感叹数字化工业设计的无穷魅力。

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周帆从工业机器人的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出发,讲解了不同类别的机器人及操作特征。随后,实训室学生助理借助精准编程,用工业机器人夹弹珠、弹琴、画画,并邀请青年学子亲身操作体验。

“太神奇了!经过编程、调试的工业机器人,我只需要点一下屏幕,就能完成复杂的指令了!”参与体验的青年学子在实训室助理的帮助下顺利触发了各类指令。

“这是我来武职两年来第一次到智能制造学院参观。”旅游学院学子王童林说,“原来学校还有这么‘宝藏’的地方!”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们表示,在参观中对3D打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有机会再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学习。

“智”趣无限,“预”见未来。本次职教周活动,旨在通过“零距离”跨专业体验,拓宽青年学子学术视野,让工业“智”造变得可听可观、可触可感,展现未来产业活力,为培养具有交叉思维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效助力。【责任编辑:教育事业部值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