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寧德5月21日電(吳允傑)走進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的上汽寧德基地生產車間,只見機器人與操作員協同作業,默契配合,整車零部件和主體的裝配正有序進行。

上汽寧德基地生產車間。吳允傑 攝

作爲福建省目前設計產能最大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項目,上汽寧德基地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配套產業鏈項目,擁有亞洲最大的總裝車間,在這裏一小時可以生產60臺車,平均每分鐘就有一輛整車下線。

2023年,上汽寧德基地產量達345095臺(套),生產的車型遠銷東南亞、歐洲、南美、中東等地區的60多個國家。該基地相關負責人說,着力將基地打造成爲整個東南沿海輻射周邊東南亞市場整車製造的智能化工廠標杆。

寧德時代發佈全球首款兼顧1000公里續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鐵鋰電池新品——“神行PLUS”;青拓集團成功軋出厚度僅0.015毫米的世界最薄“手撕鋼”……近年來,“寧德造”頻頻亮相國際視野,該市如何實現從“草根工業”向“全球地標”的華麗轉身?

上汽寧德基地生產車間。吳允傑 攝

工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寧德市接連抱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青拓集團、上汽集團、東南銅業等“金娃娃”,培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集羣。

抱上“金娃娃”後,如何“抱好”更爲關鍵。爲推進四大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寧德市先後出臺《促進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七條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六條措施》《促進不鏽鋼新材料產業發展七條措施》等政策,在人才、資金、技術上全方位支持產業發展;成立四大主導產業專班,日常建立工作臺賬,定期更新梳理工作進展,及時交賬銷號,對工作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問題及時開展跨部門會商等。

在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寧德時代工廠平均每1秒可生產1個電芯;在全球,每銷售3輛電動車,就有1輛車搭載寧德時代電池。作爲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2017-2023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連續7年排名全球第一;2023年該公司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市佔率爲40%,連續3年排名全球第一。

航拍寧德時代廠區。寧德時代 供圖

依託寧德時代,寧德已先後引進80多家上下游企業,產品涵蓋正極、負極、電解液等關鍵材料及電池結構件、原材料等配套材料和智能裝備。現如今,寧德市鋰電新能源產業80%的原材料可就近採購。

一個龍頭企業打造一個產業集羣。立足龍頭企業強大牽引作用,寧德市累計吸引集聚20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落地,實現產業鏈項目全域覆蓋,打造形成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和不鏽鋼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在主導產業產業鏈輻射帶動下,寧德市縣域產業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調整,山區與沿海實現協同發展,各縣(市、區)工業經濟呈現高質量增長良好態勢。

打樁機轟鳴,運輸車輛蓄勢待發,位於周寧縣不鏽鋼深加工產業園內的福建青山特材不鏽鋼深加工項目一派繁忙施工景象。該項目建成後將年產不鏽鋼管超4.2萬噸,年產值超20億元,有效推動周寧縣建設全國最大不鏽鋼鋼管、針管生產基地,延伸周寧縣不鏽鋼產業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寧德時代生產線。寧德時代 供圖

作爲海滄·屏南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區——屏南高新技術產業園,重點發展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互聯網電商等附屬配套產業,目前已引進邦普新能源、時代電子科技、潤能新材料等企業14家,其中投產企業11家,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的2家。

龍頭帶動、山海佈局,效應盡顯。數據顯示,2023年,寧德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6953億元,增速連續6年全省第一,年均增長達18%以上;四大主導產業產值5806億元,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105%。同時,該市榮膺“中國新能源電池之都”稱號,上榜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第79位。

當地官方表示,將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做優四大主導產業,優化統籌主導產業佈局和產業鏈空間格局,引導各地聚焦細分產業鏈發展,着力構建縣域產業分工協作合理、高效融合協同的主導產業發展體系。(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