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作爲商業銀行常見的資本補充工具,今年銀行“二永債”發行特別密集。

5月20日,華夏銀行、廣州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的資本工具發行計劃均於日前獲批,合計額度爲不超過950億元,相關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補充銀行資本。

銀行二永債發行提速,多家銀行密集披露發行情況

事實上,越來越多銀行在二季度計劃增加二級資本債發行力度,除了上述三家剛獲批發行的銀行,近日多家銀行也披露了二級資本工具發行情況。

5月20日,興業銀行發行了200億元的2024年第一期二級資本債券;同日,天津銀行發行了2024年二級資本債券(第一期)”,發行總額爲100億元。

寧波銀行也在5月13日發行2024年第一期二級資本債券,實際發行總額140億元,含基礎發行規模100億元、超發40億元,票息2.5%。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共發行債券5013億元。其中,發行永續債730億元,同比增長758.82%;發行二級資本債1900億元,同比增長12.36%。

這背後一個重要原因或許是今年是自2019年發行永續債發行以來首度贖回該類債券的年度。據藍鯨新聞不完全統計,2024年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15家商業銀行面臨永續債贖回,合計規模近5700億元。

新型工具TLAC債券落地首單

除了傳統的二永債,國內首單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債券也於上週發行落地,給了銀行更多資本補充的選擇空間。

5月15日,工商銀行率先發行2024年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非資本債券(第一期),成爲TLAC非資本債券首單,其中3+1年期發行規模爲300億元,發行利率2.25%;5+1年期發行規模爲100億元,發行利率2.35%。

TLAC是指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即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進入處置階段時,可以通過減記或轉爲普通股等方式吸收損失的資本和債務工具的總和。

不過,TLAC非資本債券具有吸收損失功能但不屬於銀行資本,包含清償順序劣後、有條件贖回權、減記或轉股等特殊條款,次級屬性弱於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但強於商金債。

據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財政部2021年發佈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要求,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加權比率和槓桿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分別不得低於16%和6%,自2028年1月1日起分別不得低於18%和6.75%。

早在今年年初,國有五大行已陸續披露TLAC非資本債券發行計劃。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公告表示將分別發行不超過1500億元、500億元、600億元、500億、1300億元的人民幣或等值外幣。

有市場人士分析,TLAC落地將確保大型銀行夯實服務實體經濟的損失吸收基礎,撬動更大規模的信貸投放規模,同時不顯著增加負債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