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业行家

在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泰后的首个交易日,股价一字跌停。而在今年一季度末仍重仓持有这只股票的富国基金,让行家感到担忧。

ST的代价

因虚增营业收入和成本,“瞒报”控股股东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泰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等行为,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泰化学)连同其控股股东、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以及中铁股份均被监管处罚。

因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中泰化学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泰,并停牌一天。

今日(2024年5月21日)开盘,ST中泰一字跌停,全天成交量仅为1.29万手。截至收盘,股价为4.68元/股,总市值降至121.21亿。   

虽然比不上ST瑞科的惨烈,但也够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们喝一壶的。

入股的公募

说起股东,行家发现新浪财经披露了“非整时段”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10日,中泰化学有11.28万名股东。而在今年一季度末为11.51万名,2023年底为11.34万名。 

而在这些股东中,公募机构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据@面包财经 报道,富国基金旗下两只产品——“富国兴享回报”、“富国稳健添利”两只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有中泰化学。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分别持仓60.63万股和27万股。

查询发现,全称为“富国兴享回报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这款产品,2023年三季度报披露的重仓股TOP10中并没有出现“中泰化学”。2023年四季度报告显示,“富国兴享回报”持有“中泰化学”60.63万股,市值为369.84万元。2024年一季度末,“中泰化学”持仓数量未变,市值为277.08万元,明显缩水。与2023年底相比,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从1.06%降至1.02%。

另一款全称为“富国稳健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2023年三季度报告TOP10中同样未见中泰化学。2023年四季度报告显示,持有中泰化学30万股。2024年一季度报告,持仓降至27万股,公允价值为123.39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1.02%。

由此可见,如果这两只产品前期没有顺利“出逃”,可能会“被埋”。现在遇到这档子事,是运气不好,还是有别的因素呢?

精准的“跑路”

进一步查看,行家发现富国基金旗下持有中泰化学的产品,还不止这两只。

新浪财经显示,富国兴远优选12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富国兴远优选”),在2023年三季度新增为中泰化学十大股东第七位,持股1690.32万股,占比0.65%。2023年底,富国兴远优选持股1522.76万股,占比0.59%。而在今年3月25日,富国兴远优选持股增至1690.32万股,占比重新达到0.65%。

然而,仅过了四个交易日,今年一季度末,“富国兴远优选”颇为蹊跷的退出了中泰化学十大股东之列。

为何在短期内大幅减持?期间发生了什么?

从时间节点来看,这段时间中泰化学发布了不少公告:3月19日晚间,中泰化学披露了被监管立案的事项。3月24日,再度披露监管立案和行政处罚决定。3月27日,披露了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

虽然行家不确定富国兴远优选对中泰化学减仓的具体时间。但在收到监管处罚“信号”之后,毫不犹豫,果断退出,这魄力值得赞许。

另一方面,同样是富国基金旗下,“富国兴享回报”、“富国稳健添利”两款产品,为何在一季度结束时几乎没有动作?这是因为灵敏度不够?还是没有把监管事项当回事,抱着侥幸心理继续持有?

基金同门PK

作为“老十家”公募,富国基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规模。据天天基金网提及,现有89位基金经理,管理627款产品,合计规模9,238.97亿元,在208家公募机构中排名第8位。

行家发现,“富国兴享回报”和“富国稳健添利”自成立以来均由基金经理刘兴旺先生独挑大梁。

履历显示,刘兴旺为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曾任申银万国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华宝兴业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兼债券研究员,泰信基金基金经理,国投瑞银基金基金经理,国联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长安基金固定收益总监等职。他于2021年11月加入富国基金,2022年5月任职于固定收益投资部。自2022年07月起担任多只产品基金经理。其中,富国兴享回报A类份额累计收益率1.15%;富国稳健添利A类份额累计收益率为3.36%。

而担纲富国兴远优选的基金经理林庆先生,同样毕业于复旦大学,取得计算机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在上海好望角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1年2月,林庆加入富国基金,历任助理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员、权益基金经理、高级权益基金经理等职。自2015年以来,林庆仅担任了3只基金6款产品基金经理。其中,富国兴远优选A类份额自成立以来的业绩为-14.47%,却跑赢了同类平均。

两位同门基金经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持仓了同一只热门股票,大有“五岳剑派同气连枝”之意。但在监管处罚消息公开后,如何应对却出现了“分歧”。对投资者来说,又该如何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