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台州5月21日電(傅飛揚)台州市仙居縣地處浙江省東南部,是歷史文化悠久、自然稟賦優越的千年古城。據悉,在第24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2日),該縣將舉行仙居生物多樣性博物館開館活動。

航拍仙居生物多樣性博物館。仙居縣委宣傳部供圖

仙居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是浙江省首個法國開發署(下稱:法開署)貸款項目——仙居縣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發展利用示範工程項目(下稱:生物多樣性項目)中環境教育方面的重點子項目,2019年1月開工建設,2021年8月完工,並於2022年5月開始試運行。

生物多樣性項目總投資12.4億元人民幣,利用法開署貸款7500萬歐元,貸款期限爲20年。

該項目旨在通過利用法開署的貸款和借鑑法國國家公園及大區自然公園治理模式,爲仙居生態環境治理建立創新和有效的體制機制,保護和恢復仙居自然生態,促進區域範圍內經濟增長。

在此背景下,仙居努力推動中法兩國在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友好合作——2017年9月,仙居國家公園與法國孚日大區自然公園簽署友好公園協議,結爲“姊妹公園”。

此後,雙方互動頻繁,法國孚日大區自然公園帶來法國大區自然公園創建、建設管理的經驗,多次來仙居開展講座和培訓。兩地常態開展實地互訪考察,互相學習交流,在公園治理、資源開發、環境教育3個方面取得了成果,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仙居國家公園歷來重視生態保護工作,園內生物多樣性豐富,共紀錄有動植物279科2046種。在自然保護地內,專家學者們還發現並以‘仙居’命名了許多新物種,比如仙居刺齒跳、仙居多足搖蚊、仙居狹搖蚊、仙居馬諾亞搖蚊、仙居邊框橋彎藻、仙居紫菀、仙居油點草、神仙居百合等。”仙居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仙居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中心副主任顧婧婧21日受訪時說。

如其所言,仙居國家公園始終將生物多樣性保護放在首位,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兌現”綠水青山。

譬如,當地於2015年制定《仙居國家公園建設規劃》,整合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浙江省級自然保護區等8個保護地,成立301.89平方公里的國家公園;整合23個縣級部門管理職能,成立仙居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積極探索國家公園建設的“仙居模式”,實行統一管理、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擴大生態優勢。

同時,該縣在仙居國家公園區域內設置紅外相機110臺,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的動態監測,通過野生動植物資源智慧監測和監管體系,完成了兩輪仙居國家公園範圍內野生動植物的本底調查,驗證了中華穿山甲、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珍稀瀕危物種在仙居的分佈……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也是中法文化旅遊年。即將正式開館的仙居生物多樣性博物館從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三個層次展示了仙居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可以預見,其也將成爲中法兩國凝聚生物多樣性保護共識的優良載體,爲進一步交流合作發揮更大貢獻。(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