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本應是澤連斯基總統任期結束的日子,但由於俄烏衝突持續,烏政府發佈戒嚴令,該國新一屆總統選舉被無限期推遲。爲此,在本屆任期結束後,澤連斯基仍繼續履行總統職責。 同日,澤連斯基在接受採訪時,再次呼籲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加快對烏軍事援助。此外,他還喊話其西方盟友“更直接地介入衝突”。


澤連斯基總統任期已結束

澤連斯基總統任期屆滿

俄總統新聞祕書:不影響特別軍事行動

據此前報道,由於無法按時進行新一屆總統選舉,烏克蘭暫無法選出新總統,澤連斯基總統之位的合法性也將遭到質疑(>>此前報道:僅剩10天!澤連斯基任期將至,或將成爲“沒有名分”的總統?)。有報道稱,儘管法定任期已滿,但在戰時情況下,烏克蘭民衆也給予澤連斯基廣泛的支持。“對於烏克蘭人來說,首要任務是贏得勝利,然後再舉行選舉。”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安東·赫魯謝茨基認爲,現在烏克蘭大多數普通人並不會質疑澤連斯基的合法性。

而對於“烏總統法定任期結束”一事,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20日表示,這不會影響到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特別軍事行動仍在繼續”。據環球時報稱,對於澤連斯基而言,其面臨的主要問題仍是前線局勢惡化。如果他不能扭轉這一趨勢,那麼烏克蘭國內外的衆多反對者可能會試圖利用困難局勢以及總統任期問題,來改變烏權力結構。

據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分析,俄軍目前正優先考慮控制沃夫昌斯克。沃夫昌斯克是邊境處最大的定居點之一,在控制沃夫昌斯克後,俄軍可能準備向哈爾科夫推進。

另據新華社21日報道,俄國防部日前通報說,俄軍已“解放”哈爾科夫州十多個居民點。


21日,哈爾科夫消防員清理被摧毀的房屋 據視覺中國

澤連斯基喊話西方盟友:

更直接地參與衝突

在接受採訪時,澤連斯基認爲西方盟友在援助烏克蘭的問題上耗費了太多時間:“我希望西方盟友們能更直接地參與到衝突中,幫助我們攔截烏上空的導彈,並允許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對抗在邊境線附近的敵方部隊。”有分析稱,澤連斯基的呼籲表明,該國在東部、南部和東北部戰線的壓力越來越大。不過澤連斯基稱,哈爾科夫以北的局勢基本已經得到了控制。

“每一項(關於援助)的決定都推遲了大約一年。”澤連斯基稱,“事實就是,我們在向前邁出一步後,又會往後退兩步,我們要改變這樣的局面。”澤連斯基稱,自己理解西方國家對可能與俄羅斯之間發生的對抗持謹慎態度,“但我希望你們能更直接地介入衝突”。他建議周圍的北約國家幫助烏克蘭在該國上空攔截俄導彈。“俄羅斯動用了300架飛機,而我們需要至少120-130架飛機才能保護領空。”

報道說,澤連斯基稱正在與國際盟友進行談判,以便可以使用盟友提供的武器打擊俄烏邊境甚至到俄境內土地。“但到目前爲止,我還沒有收到任何積極的消息。”

針對美前總統特朗普可能在11月重新入主白宮一事,澤連斯基稱自己並不認爲美國共和黨會反對支持烏克蘭,“不過他們的確發出了一些令人擔憂的信號”。據悉,強調“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對援烏持懷疑態度。

延伸閱讀

媒體:西方不斷干擾中俄關系 害怕中俄走近的原因明顯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文是研究中俄關系領域的一位“行者”。2022年,他曾密集調研俄羅斯各地21座城市,曾當面提問普京總統和拉夫羅夫外長。2年以來赴俄調研多達6次,積累了大量一手材料。值得一提的是,王文還是莫斯科國立大學客座教授。

這次普京總統訪華受到全世界高度關注。實際上,他此訪有個十分重要的背景,那就是中俄建交75週年。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望向未來,中俄關系如何成爲當今世界大國和互爲最大鄰國關係的典範?帶着這一核心問題,深圳衛視直新聞17日在北京專訪王文。



王文接受記者採訪的畫面

我們對俄羅斯有三個層面的低估

王文表示,過去的兩年是對俄羅斯國運的一個罕見難得的觀察期,因此他大約有3個月的時間在俄羅斯度過,目的是想深入深入再深入地瞭解這個我們最大的鄰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所發生的一切。通過交叉分析,他認爲中國公衆對俄羅斯有較深的誤解,突出表現在三方面的低估。

第一是低估了俄羅斯政治的穩定性。普京在大選投票中獲得了87.28%的支持率,他在俄羅斯對約200人做的調研訪問也印證了俄羅斯人強大的認同感。

第二是低估了俄羅斯經濟的韌性。實際上,以購買力平價GDP計算,俄羅斯排在世界第五。深層次原因是俄羅斯資源極其豐富,以石油、能源、鐵礦石、水資源、森林等資源計算,俄羅斯的資源價值總額超過700萬億美元,排在第二的美國只有四、五百萬億美元。資源對俄羅斯經濟和貨幣都起到重要的錨定作用。這是它能扛住美西方十幾輪超兩萬項制裁的底層原因。而且,美西方制裁還成爲俄羅斯重啓一些此前荒廢掉的工業的機遇。

第三是低估了俄羅斯人的素質。王文提到,即使在小城市,俄羅斯人都展現出較高的藝術素養,藝術展和博物館有不少人都會盛裝出席,這種盛況在美國和歐洲都很難見到。而且俄羅斯受過大學本科教育的人口比例約爲50%,美國約爲40%,中國不到10%。王文在二十多個俄羅斯城市調研期間,雖然他不懂俄語,但使用英文可以暢行無阻。



圖爲莫斯科的一家超市

俄羅斯的重新崛起是一個高概率事件

王文表示,這場衝突是二戰結束以來俄羅斯面臨的最大規模對外衝突,但至少基於他自己的調研經歷來看,目前俄羅斯人的生活工作並沒有實質性變化,城市也和以往一樣安全、運作有序,越往東走,戰爭的氛圍就越淡。

在2022年衝突開始的一段時間裏,俄羅斯也曾遭遇經濟、金融、貿易方面的較大沖擊,“但目前已經基本走出困境”。西方人的戰略起初是靠極限制裁打敗俄羅斯,甚至肢解俄羅斯,但現在被證明是無效的。王文認爲,俄羅斯的重新崛起是一個高概率事件,正是因爲如此,中國更應該深入研究俄羅斯,並加強對預期進程的引導。換句話說,10年、20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後,俄羅斯真的崛起了,那個時候的俄羅斯對中國是否有親近感?正如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了,正是由於美國人在起初就參與了這一進程,因此不少中國民衆對美國是有親近感的。

王文認爲,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國,因此要超越意識形態、超越地緣、超越歷史觀唸的桎梏來看待俄羅斯,把俄羅斯看作一支“潛力股”。“如果是潛力股,我們爲什麼不去抄底呢?”

俄羅斯人對中國商品“不是喜愛而是偏愛,更是患難見真情”

王文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他在俄羅斯的大小城市觀察到,由於近90%的歐美品牌撤出俄羅斯市場,因此俄羅斯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親近感大大增強,中國品牌在俄羅斯的市場的影響力也顯著增強。以汽車爲例,俄羅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十個汽車品牌中有六個是中國的。“這不是喜愛,而是偏愛,原因是患難見真情”。表現在雙邊經貿數字上,去年兩國貿易額超2400億美元,同比增幅26.3%。這樣的增速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大大超出世界的預期,甚至超過了中俄雙方的預期。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俄羅斯將在三年後成爲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國。以經貿爲壓艙石,王文表示,十分看好未來兩國戰略關係的持續發展。

對於美西方一些輿論炒作上個月中俄經貿輕微回調2%,據此宣稱中俄經貿已經觸及天花板,王文認爲,炒作者絕口不提的是,這普京訪華把兩國經貿合作的空間進一步打開,基礎進一步夯實。“個別月份的波動是正常的,既有匯率因素也有外貿市場因素”。



圖爲出口至俄羅斯的中國汽車

普京“特種兵”訪華是中俄深度互信的體現

王文注意到,普京7日宣誓就職,16日就來華訪問,而且行程安排特別緊湊,堪稱“特種兵”,這印證了俄羅斯將中國放在該國的外交優先位置。普京這次還帶來不少高級官員,在新一屆政府就位初期就把中俄合作壓緊壓實,與中方廣泛交換意見,回國後預計也會根據訪華成果調整各項工作安排。這是戰略深度互信的表現。

普京這次訪華前接受新華社書面採訪時強調,他與習近平已經會晤超過40次。王文認爲,沒有元首交往的引領,中俄關系是無法走到今天的高水平的。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40多次,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與除了親人和同事之外的人的見面次數。兩國元首深厚的友誼超越了政府間,還影響了兩國文化和社會層面。

這對中國來說具有積極意義——北方邊境的安定是國家安定的根基之一。中俄之間的4000多公里的邊界線“不設防”,王文說,他曾經驅車從黑龍江漠河到黑河800多公里,左手邊就是中俄界河,看到俄羅斯的那些山脈沒有一個邊防站,這麼高度的戰略互信、安全互信,使得中國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國內的經濟發展和建設。

“所以是兩位元首的高瞻遠矚,讓兩國都免於互爲大國進程中的安全的困境,更使得兩國之間的交往超越了過去西方傳統中的大國的博弈、軍備的競賽、周邊的衝突的困境,使得我們越來越多聚焦於爲提升國民的福祉而努力”。

不是俄羅斯依賴中國,中俄是平等的

美西方近來炒作中俄走近是因爲“俄羅斯依賴中國”。王文認爲,這是挑撥離間,“不是俄羅斯依賴中國,中俄是平等的”。這種平等體現在兩國都高度戰略自主,合作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本質。

2022年和2023年,王文對話被稱爲是“普京的哲學家”的俄羅斯政治學者亞歷山大·杜金。他對杜金強調,“中國保持獨立性,比直接支持俄羅斯要珍貴得多”。王文在專訪中進一步解釋了這個觀點。他認爲,俄羅斯很清楚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傳統。中國的獨立性首先就是一直遵循着以聯合國憲章爲中心的國際規則,也不斷去捍衛和平、合作共贏的國際規範。

王文認爲,俄烏衝突是不幸的,“是俄方對北約不斷擠壓俄羅斯戰略生存空間、侵害俄羅斯發展權的反應”。只不過是俄羅斯用了一種激進的方式去“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是可忍孰不可忍”,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去打碎西方的壓制。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中國始終保持獨立自主,保持自己的看法,不會在軍事行動上給予俄羅斯任何的所謂軍事的援助,但是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爲了主權、尊嚴和更好的國際體系的變革而努力。

但是中方的剋制仍被遭到美西方的抹黑,它們將這一問題陣營化,並趁機針對一些中國企業採取所謂“制裁”。王文指出,美方的制裁是非法的,任何超過聯合國授權範圍的單邊制裁都是不符合國際法的,是中方絕對不能接受的。

王文強調,反對美西方將中俄正常貿易視爲中國支持俄羅斯的看法。貿易是主權國家的權利。“跟俄羅斯交往就等同於支持俄羅斯對俄烏克蘭軍事行動,這個邏輯是有問題的”。王文表示,他曾不止一次在國際場合跟西方說,“如果中國真是要像你們支持烏克蘭那樣去支持俄羅斯的話,你們就輸透了”。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採訪

烏克蘭危機:中國是唯一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的大國

“中國沒有給俄羅斯任何一架無人機,中國沒有給俄羅斯任何一輛坦克或者軍備,中國具有那麼強大的製造能力,甚至強大到比西方國家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強,如果我們真要支持俄羅斯的話,難道俄羅斯在這場軍事特別軍事行動中還要打得那麼長久嗎?你們是要逼我們去支持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嗎?”

“西方欺人太甚,從這個問題上也能反映出來”。王文強調,中國也和烏克蘭保持良好關係,西方對此視而不見。實際上,中國政府提出的原則和主張,烏克蘭政府也是贊同的。中國希望能政治解決這場危機。

“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給戰爭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和裝備的大國”。所以,中國纔是真正和平的一方,中國政府特使三輪穿梭斡旋解決問題,恰恰是美國希望這場衝突持續下去,滿足所謂的霸權利益。



2023年5月,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大使訪問基輔期間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會談

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麼?

王文認爲,美西方干擾中俄走近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原因也是非常明顯的,就是害怕中俄結盟,進而打破美西方尤其美國的霸權。實際上,中俄早已強調是“結伴不結盟”,這有利於國際秩序。

美西方害怕中俄走近會對它們制定的不平等國際政治、貿易、金融、文化等秩序產生衝擊。事實上,美西方長期霸佔並想繼續長期維持欺負發展中國家的權利,但這不符合世界潮流。實際上,中俄主導的金磚、上合等組織獲得了大量新興經濟體的支持,反對的只有少數美西方國家。這些國際合作的新公共產品代表了發展中國家求變革、要發展權利的基本訴求,不應被詆譭。

王文曾就發展中俄關係提出十點建議。他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不認爲發展中俄關係就破壞了中國跟西方的關係,恰恰相反,中俄關系越好,中國跟美國的關係、中國跟西方的關係反而纔得到基礎的保證。“你想想看,如果中俄關系走壞的話,中國跟美國的關係、中國跟西方的關係難道會變得更好嗎?只會被西方人更加欺負,更加被西方人用所謂貿易、科技、能源、貨幣以及意識形態區域的問題被打壓,所以我覺得它不是一個取捨的問題,相反它是並進的關係。越發展中俄關系,中國跟美國跟西方的國際關係,未來纔有可能更好地變轉和更好地推進,否則兩邊都失去”。

王文認爲,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發展對外關係是“進行時”,中國願意與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發展良好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