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竇皓

位於浙西山區的杭州建德市,地處錢塘江上游,是一座藏身於山水之間的小城。建德市有豐富的水資源,3條幹流及38條中小溪,水域總面積爲8592.11公頃。其中,新安江在建德境內全長41.4公里。

如何守住這座城,護好新安江,是建德水上派出所的傳承和努力方向。1978年5月,水上派出所正式成立,46年後,建德市公安局再次發力,將水上派出所全力打造成全省首個“水域生態派出所”。這也是最爲自豪的事。

“2023年以來,我們開始積極探索生態警務領域裏技術、機制、體制的變革,切實體會到了生態警務對傳統警務的優化。”第9任所長李賽虎說。

今年5月,建德生態警務聯勤共治中心掛牌成立,和水域生態派出所合署辦公。如今,建德對生態領域的保護進一步形成了合力,構建了組織構架體系、指揮體系、職責任務體系、運行體系、流程體系、考覈體系等六大體系。

2023年以來,生態環境領域刑事案件實現100%破案,打擊數、起訴數同比分別上升28%、35%。8、9兩個月,公安和港航、漁業部門一起,登船檢查6000餘次,查獲各類違法行爲10餘起,大大提升了執法效率。2024年以來,在轄區勸阻180餘起非法捕魚、垂釣的行爲,其中立案查處4起,放生2000餘尾野生魚。

2023年以來,以生態警務建設爲契機,建德市公安局與水上派出所共同研發水域人、船行爲研判模型,整合接入275路視頻監控,配套無人機、水下水上機器人等12款新型裝備,形成水域管控“全量信息視圖”,開闢水域全要素治理格局。

派出所教導員趙寶衛介紹,在技術變革前,重點水域巡邏一圈就要2個多小時,並且2天就要進行巡邏一次,不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快艇跑一次600到3000元汽油費排出的污染,多少也是對環境的破壞,但是現在通過監控,線上巡查一遍40分鐘就足夠了,大大解放了警力,也減少了快艇出動的次數。

王紅軍是最早加入“新安義警”隊伍的生態守護志願者。2023年,他們有了“水上義警”的專屬隊伍。在王紅軍牽頭下,志願者們採用人工拉網的方式清理江面上的水葫蘆。此外,政府還配備全自動打撈船和10條半自動保潔船,助力義警提升工作效率。經過6年努力,現在在新安江流域幾乎難覓水葫蘆的蹤跡。

爲了將能更好發揮生態保護領域裏全民共治的作用,建德公安優化新安江水系警務協作聯席會機制,完善邊界生態警務合作模式,形成內、外、環“三圈共融”宣防模式,打造“生態義警”隊伍68支,其中水上義警有200餘人,全域開展生態巡、防、宣執法行動。2023年以來,提供非法捕撈、污染環境線索20餘起,救助保護動植物50次,幫助羣衆100餘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