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張傑在《時光音樂會》唱了一首《泡沫》給現場的鄧紫棋聽。

鄧紫棋聽到前奏的時候,滿臉驚訝。

聽着張傑的吟唱,她眼泛淚光。

這首鄧紫棋的代表作,如今卻不屬於她了。

張傑花了200萬買到翻唱權,支付給鄧紫棋的前公司,唱給了鄧紫棋。

這首歌對她來說太重要了,可她最信任的人卻讓她永遠地失去了它。

1991年,鄧紫棋出生在上海一個音樂世家。

4歲之前一直和從事音樂教育的外婆生活在一起,每天和音樂打交道,也讓她小小年紀就有了愛好。

4歲她跟隨父母移居香港,5歲就開始嘗試作詞和填詞。

在其他小朋友還在認字的時候,鄧紫棋已經可以作詞了。

父母對她期望很高,給她起名“鄧詩穎”。

到了中學一直參加歌唱比賽,一年內能拿好幾個冠軍回家,13歲她就過了鋼琴專業八級。

也是這一年參加了香港聯校歌唱比賽進入前十,有幸和陳奕迅一起拍攝廣告。

但鄧紫棋不是個聽話的孩子。

青春期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紀,這一年,她第一次來月經,一覺醒來,牀單上一片紅色。

父親看到,問她怎麼弄的,莫名的羞恥心刺激着她,她撒謊說:我打翻了番茄汁。

父親很生氣,斥責她爲什麼在牀上喝果汁。

鄧紫棋很委屈。

直到家裏的阿姨發現,安慰她,又和父親說明了情況。

父親知道後,敲開了她房間的門,給了她一個擁抱:對不起,錯怪你了。

這是父親第一次抱她,鄧紫棋哭了。

很多情緒,她無法表達就寫在博客裏,再寫成歌。

15歲那一年,鄧紫棋情竇初開,把對學長的喜歡寫成了一首歌。

正巧有個歌唱比賽正在報名,她跑到臺上唱了自己創作的這首《睡公主》。

當時的評委有蜂鳥音樂的張丹,鄧紫棋一開口,就吸引了他,結束後跑過來問鄧紫棋:要不要成爲職業歌手。

鄧紫棋想都沒想答應了。

她說,自己就算讀書也會考音樂學院,也會做音樂相關的工作,現在既然有機會就去做了。

全然沒有考慮,當時的蜂鳥只是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小公司。

沒有過硬的資源,也不認識大佬,只能自尋門路。

她每天抱着吉他在街頭唱歌,把自己唱歌的視頻發到網絡上。

不光唱歌,她還會記錄生活,有一次她把表演金魚嘴的小視頻發上去,引起了很大關注。

很多粉絲問她,小妹妹還在上學嗎?在做什麼呀?

後來鄧紫棋笑稱自己是第一批網紅。

2008年,鄧紫棋籌備第一張專輯,在有一定關注的情況下,發行了第一張ep。

17歲的她以一首《WhereDidUGo》殺進樂壇,並且這首歌是她自己寫的。

這是她寫自己懵懂的初戀的,真實的場景她唱得格外動人。

其它五首歌,都有她的詞曲參與。

2009年,18歲的她發行專輯《18》,在香港樂壇掀起巨大波瀾。

“後起之秀”“黑馬”“橫空出世”這些詞圍繞着她。

2011年,出道僅三年的鄧紫棋走到了紅館,成爲了首個在紅館開演唱會的90後女歌手。

這一年她只有20歲。

蜂鳥音樂也從一個小公司,一躍成爲熱門“工作室”,一個成功案例盤活了一個企業。

可鄧紫棋似乎並不快樂。

她說,她從一個只會唱歌的小女孩一下子接觸到了太多的東西,人際關係、社會責任、輿論的壓力和公司的壓榨,一時之間,無法接受。

紅館開完演唱會之後,鄧紫棋逃跑了。

她買了一張機票飛到了紐約。

有一天,她一個人走在街頭,一位扮演小丑的街頭藝人吹着泡泡,陽光下格外好看。

她伸手觸碰,一下就碎了。

鄧紫棋覺得無論是感情還是現在得到的一切如同泡沫一樣,看起來是美麗的,其實一觸就破了。

回來後,她寫下了一首歌《泡沫》。

2012年,鄧紫棋發行專輯《Xposed》,就收錄了這首《泡沫》。

專輯一經發出,鄧紫棋火了,提名第24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獲得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全年最高銷量女歌手獎”。

每天無數的記者堵在鄧紫棋來往的地方等着採訪她,這是她第一次爆紅,在香港。

與此同時,大陸的一位音樂製作人也聽到了這個女孩的聲音,給她拋來了橄欖枝。

這個製作人就是《我是歌手》的導演洪濤。

《我是歌手》第一季的好成績有目共睹,經紀人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同意了。

鄧紫棋來到了湖南。

上節目之前幾乎沒人知道她是誰,看到官宣照,對她的評價是:一個女歌手。

第一場節目,她選擇了《泡沫》,一開口征服了在場觀衆。

她唱得撕心裂肺,觀衆聽得如癡如醉。

唱的時候,她想的應該是那個沒有公開她的男友林宥嘉。

兩人10年就被拍到,卻沒有承認。

2014年,鄧紫棋參加《我是歌手》,幾期下來人氣大漲,林宥嘉卻在那頭宣佈了和另一個女生的戀愛關係。

知道消息後,鄧紫棋幾近崩潰。

可她不敢休息,就像她說的:真的沒時間生病,十幾個同事的養家啊什麼的,都要看我的成績。

《你把我灌醉》《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每一期,她都保持着高水準。

這個不起眼的23歲女孩,一路走到了歌王爭霸賽,勢不可當。

幾個月的時間粉絲暴漲一千多萬,更是冠上了“鐵肺小天后”的名號。

人紅是非多。

實力毋庸置疑,有人開始從身材上攻擊她了。

“審美堪憂”“腿粗”等等,黑她的圖滿天飛。

那時候,是鄧紫棋最瘦的時候,只有84斤。

爲了讓自己更瘦,鄧紫棋節食減肥,有時候三天不喫飯只喝水。

可高強度的工作讓她很難撐下去,心情跌落到谷底開始暴飲暴食,直接到了一百斤。

經紀人張丹還在無休無止地給她接着活動,樓盤開業、微商晚會都讓她去,每天除了練歌房就是活動現場,不給商量的餘地。

全然不顧她的形象。

張丹對她說:你是一件被包裝出來的商品。

鄧紫棋很痛苦,她本來是個愛唱歌的小女孩,現在唱歌都沒辦法讓自己開心。

每當鄧紫棋想反抗,張丹就會對她說:沒有我們的包裝,你什麼都不是。

直到一次張丹給她接了一個三無產品的演出,網上輿論四起。

大家都在控訴鄧紫棋爲了賺錢沒有底線,她一臉懵。

等到拿到手機才知道是什麼情況,她在微博道歉,承諾會給大家一個說法。

經紀人沒有站出來爲她澄清一句。

“我是歌手”總決賽之前,經紀人拿出一紙合約,要求鄧紫棋簽字,否則將讓她參與不了決賽。

軟磨硬泡下,鄧紫棋簽約了。

她說:她很沒有自信,覺得自己除了唱歌,什麼都不行。

2015年,“歌手”節目邀請她返場演出,經紀人與節目組提要求唱還未發行的新歌。

想通過節目打歌,通知了鄧紫棋練歌,鄧紫棋苦苦練習一週。

但其實,經紀人並沒有和節目組談攏,洪濤要求唱老歌,張丹執意要新歌,最後硬氣地說:不行你們就換人!

洪濤也沒有慣着,在微博上發文:你們不換歌,我們就換人!

雖然沒提名字,網友們紛紛猜測到鄧紫棋身上,辱罵她忘恩負義,耍大牌。

鄧紫棋很委屈,卻無處訴訟。

很久之後,是洪濤站出來講出了事實,是張丹說話太沖才憤怒發了微博,與鄧紫棋無關。

但這件事卻讓鄧紫棋遭受了很久的網絡暴力。

不自信的她更沉悶了。

但她的歌唱實力依然強勁。

2016年,《福布斯》公佈“亞洲30歲以下30大最具潛力文體明星”榜單,鄧紫棋成爲唯一上榜的中國歌手。

2017年,25歲的她完成個人100場演唱會,打破了國內女歌手最高78場的紀錄。

2018年,她的那首《光年之外》在YouTube上點擊量超過2億,也是油管上播放量最高的中文歌。

也是這一年,漫威老爺子斯坦李來到中國開展,與鄧紫棋結下緣分,在她身上獲取靈感,創造了一位中國漫威英雄“Jewel”。

人設是一位高人氣歌手,在得到神祕幸運符後,戴上面具,化身正義使者懲罰犯罪。

可能是這個形象的鼓勵,鄧紫棋對公司提出瞭解約。

她在微博上單方面宣佈解約,她說:這輩子除了我爸爸,你們曾是我最信任的男人吧。

字字泣血。

觀衆被感動了,經紀人沒有,他向鄧紫棋要了一個億的違約金。

解約之路註定不會順利。

當時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從頭再來。

她的歌曲她的商標甚至她的名字全部都由公司註冊,一切都不屬於她自己。

最後鄧紫棋以零酬勞,演完所有約定的演出爲籌碼解了約。

經紀公司賺得盆滿鉢滿,鄧紫棋險些一無所有。

那首她的《泡沫》,也不完全屬於她了。

解約風波後,鄧紫棋第一次接受採訪,主持人問她:你爲什麼會覺得沒什麼自信呢?

她說:很多年我都覺得自己和他們說的一樣,是一件被包裝出來的商品。

怕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自己什麼都不是。

後來,她安慰自己,如果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只在乎過得夠不夠好,成不成就,來判斷一個人的價值是不夠的。

這場鬧劇在2022年終於徹底結束。

她寫了一首歌叫《句號》告別與蜂鳥的12年。

多年後,她還是那個一有心事就寫歌的女孩。

去年,張傑參加《時光音樂會·老友記》給鄧紫棋打了一通電話,邀請她參加節目,鄧紫棋依然想都沒想就來了。

最後一期節目,張傑送了她一首《泡沫》,告訴她:以前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傷痛,情感的傷痛、工作的傷痛,我都希望它變成泡沫。

節目組告訴張傑,這首歌的音頻不能上線,他很惋惜,但還是說:沒關係,我就是要唱給她聽。

希望她能獲得自信。

曾經被傷害過的小女孩,依然在義無反顧地相信別人,而這個朋友沒有讓她失望。

最近網絡上很多人喊話她去參加歌手,她說她在巡演。

她應該不會再去了。

過去的一切,過去就過去了。

她總要開始新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