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京晨報

百所學校“記憶育德”實踐行動啓動

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舉行

晨報訊(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劉穎 徐海兵 攝影報道)5月21日,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會暨首屆南京德育高質量發展與“記憶育德”實踐推進會在金陵中學河西分校舉行,首批南京市百所學校“記憶育德”實踐行動正式啓動。來自省市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及市教育系統近500人出席大會。

南京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吳秀亮作德育工作報告。近年來,南京德育向下深耕,尋求蛻變,以“寧育德”“寧育心”“寧育家”爲引領,圍繞課程建設、學生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校家社協同等關鍵着力點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推動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將圍繞“記憶育德”“記憶育心”“記憶育家”新出發新探索,以道德的記憶培育道德的人,依託文化記憶與中小學德育相融合的研究與實踐,夯實人才培養之根基。

團市委、市婦聯、建鄴區委分別作德育工作專題分享。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指導下,2023年3月南京市成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共同體,23家成員單位齊心協力、各司其職,生動展現了協同育人新格局。市教研室、陶老師工作站、德育人代表分別從“大思政課”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隊伍建設三個方面作專題分享。

大會現場宣讀《關於啓動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首批南京市百所學校“記憶育德”實踐行動正式啓動,領導嘉賓爲代表學校頒發證書。記者瞭解到,從2024年元月至今,“記憶育德”科研活動已舉辦20餘場,參與學校100餘所,惠及教師萬餘人。今後,南京教育人將在《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引領下,將記憶滲透進校內外協同育人的所有環節,以“記憶育德”“記憶育心”“記憶育家”爲路徑,構建切實可行的教育生態模式。通過記憶傳達道德的力量、激發情感共鳴、達成價值引領,從而培養道德的人、形成道德共同體。具體實施過程中,以物型課程記憶、儀式課程記憶和功能課程記憶等“三重課程記憶”體系的搭建實現“直接德育”和“間接德育”,最終匯成學生的道德記憶。

此次大會還設置“寧育德”“寧育心”“寧育家”三個分會場,分享與展示“寧鑄魂,培育崇德青少年”“寧關愛,潤育心靈護成長”“寧聚力,共育和諧幸福家”三個主題。工作會現場,16個來自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學生德育社團精彩展示。

本次大會總結了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展示了育人成效,同時啓動了“記憶育德”“記憶育心”“記憶育家”實踐新探索。南京教育將立足新時代新發展,主動探索中小學德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主動強化系統內外協同育人的合作力和向心力,奮力譜寫南京現代化教育強市的嶄新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