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當皇帝,自己也覺得是個意外。康熙皇帝駕崩時,雍正都還不知他就是“皇儲”,直到隆科多傳來“遺詔”,雍正欣喜若狂。

一、清朝沒有“立儲”傳統

周公制禮作樂以來,“嫡長子繼承”制是皇位傳承的核心,但許多王朝都沒有認真遵守,清朝更是如此。原因很簡單,誰當皇帝,還是實力說了算。

626年,李世民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以及10個侄子,讓父親李淵退位讓賢。李世民就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因爲他有實力。

清朝歷史上,誰最倒黴呢?嫡長子,或者長子,應該是其中之一。清朝沒有冊立“儲君”的傳統,皇位鬥爭非常激烈,刀光劍影,險象環生。

脫胎於遊牧、漁獵生活的清朝,八旗貴族力量十分強大。入關之前,八旗勳貴是影響朝政走向決定力量,即便是皇帝的決策,若是“議政王大臣”會議不通過的話,也是作廢。

八旗勳貴手握重兵,大汗(皇帝)對他們十分忌憚,皇位的繼承人選,他們要是不滿意,也難以繼位,甚至還會被處死。

1611年,太子褚英與“五大臣”以及兄弟關係惡化,劍拔弩張。褚英,努爾哈赤的長子,也就是“儲君”,但大臣、兄弟戰功顯赫,威脅到他的利益,雙方很不愉快。

努爾哈赤偏袒“五大臣”以及其他兄弟,褚英更加生氣,把父親視爲敵人,準備突襲宮廷,提前接班。褚英此舉,與當年的冒頓單于沒啥區別,但努爾哈赤先發制人,囚禁褚英,隨後將他絞死。

褚英被處死,同母弟弟代善成爲“儲君”,又引起了包括皇太極在內的其他兄弟不滿,暗地裏給他使絆子。1621年,代善被皇太極“設局”,提前跟多爾袞母親阿巴亥約會的事情暴露,努爾哈赤很生氣,廢了代善。

褚英、代善“出局”,努爾哈赤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八旗勳貴權力太大,如果不妥善解決內部紛爭,平衡各方的利益,“大金”遲早要完蛋。此後,努爾哈赤不再冊立“儲君”,軍國政務由八旗議事會決定。

1626年,努爾哈赤被袁崇煥擊敗,鬱鬱而終。努爾哈赤沒有留下“遺詔”,也沒有指定繼承人,因爲他說了也不算,而且還容易引起矛盾。

四貝勒皇太極,衆望所歸,代善家族給予他絕對支持,故而繼承大統。皇太極繼承大汗位置之後,極力加強君主權力,削弱滿洲貴族的權勢,但還是不敢邁出“立儲”這一步。

1643年,皇太極的“家天下”計劃到了關鍵時刻,卻突然暴斃而亡。皇長子豪格、十四弟多爾袞對皇位躍躍欲試,誰也不願意屈服,結果年僅6歲的皇九子福臨“撿得”皇位,是爲順治帝。

順治繼位後,君主專制繼續強化,但還是沒能“立儲”。1661年,順治帝奄奄一息時,還不知道該冊立誰爲“儲君”。湯若望:“皇三子玄燁,出過痘,對天花有免疫力”,順治才讓他繼位,是爲康熙帝。

二、康熙迫於局勢,冊立“皇儲”,引起內鬥

皇太極、順治、玄燁繼位,都不是事先“立儲”,然後繼承大統,故而清朝沒有所謂的“立儲”傳統。究其原因,八旗勳貴的權力太大,“立儲”容易引起內部矛盾,是問題的關鍵。

康熙當了皇帝,爲何要冊立“儲君”,打破清朝的“祖制”呢?原因兩點,君主權力強大,能夠適當震懾八旗權貴,故而“立儲”之初沒人敢反對。

但是,康熙冊立儲君的關鍵,並不是君主專制的強化,而是迫於局勢嚴峻,不得已而爲之,是無奈之舉。康熙冊立胤礽爲太子時,康熙不過20歲,胤礽也才一歲,這足以說明問題不簡單。

胤礽出生時,母親赫舍里氏病逝,又恰逢“三藩之亂”,康熙也是焦頭爛額。八旗戰鬥力弱,沒人是吳三桂的對手,叛軍縱橫江南,很快就佔據了半壁江山。

陝西的王輔臣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出征潼關,殺向中原。蒙古察哈爾部的布爾尼親王,也率兵起義,帶着蒙古騎兵南下,準備攻打京師。此時,清朝可以說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

胤礽是何許人也?外公家是兩黃旗的大臣索額圖,也就是索尼的兒子,這是擁戴皇室的一支核心力量。1643年,沒有索尼與鰲拜拔出佩刀,揚言:“不是先帝的兒子繼位,就大戰一場”,多爾袞也不會屈服,順治也就當不了皇帝。

清軍入關之後,索尼家族堅決擁戴順治,對抗多爾袞,捍衛皇室尊嚴。順治駕崩時,索尼是“四輔政大臣”之首,臨死前又設局扳倒鰲拜,讓康熙得以掌權。

胤礽當太子,索額圖家族就一定繼續支持皇室,一旦事情不測,清軍退守關外地區,也不至於立刻崩潰。索額圖家族支持,“皇儲”還活着,即便康熙在戰鬥中陣亡,清朝還可以續命。

康熙的想法很不錯,起初也沒問題,但過了二十年就不行了。還是老問題:八旗勳貴權力太大,皇子們都可以帶兵征戰,還可以參與政務,這對“儲君”而言就是個威脅。

“九子奪嫡”持續了幾十年,讓康熙焦頭爛額,兒子們劍拔弩張。康熙如果處理不好的話,不但血肉相殘,還可能重演晉朝的“八王之亂”,丟失祖宗基業。

三、雍正能繼位,是康熙保護兒子的需要,卻事與願違

“九子奪嫡”鬥爭,可以分成三大派系: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集團;以及一向低調,貌似對皇位沒有想法的胤禛(雍正)集團。

論實力,以及野心,胤禩集團第一。首先,皇子大多支持胤禩,宗室大臣也站在胤禩這邊。胤礽第一次被廢,康熙讓大臣推薦太子,內閣大臣幾乎是“一致通過”要選擇胤禩,讓康熙震驚——胤禩集團太強大,這不是好事。

其次,胤禩集團手握重兵,人才濟濟。十四阿哥胤禵,此人手握13萬兵馬,坐鎮西北,進入青藏高原驅趕準噶爾,吊打大策凌敦多布。胤禵對胤禩是鐵了心支持,雖說他跟胤禛是同一個媽生,但不在一起長大,關係很差。

再則,胤禩集團野心勃勃,對爭奪“儲君”毫無顧忌。大哥胤褆,此人曾追隨福全征討噶爾丹,立下赫赫戰功,他也是胤禩的支持者。太子胤礽犯錯,被康熙圈禁起來,胤褆表示要幫父親殺了“逆子”,被康熙斥責一頓。

不能殺胤礽,胤褆還是不死心,居然去找張明德來面相,詛咒太子,還說胤禩具有王者之氣。康熙忍無可忍,當即把胤褆叫來,劈頭蓋臉一頓罵,準備把他囚禁起來,永遠不能出來。

胤禩也跟着倒大黴,捲入“張明德事件”,康熙也打算圈禁他。此時,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不服,他們怒氣衝衝,還帶着毒藥,來爲胤禩求情,表示要一起死。康熙怒火中燒,拔出佩劍,要砍了胤禵,卻被五阿哥拉着。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胤禵、胤禟被杖責幾十大板,直接被轟出去。考慮到皇子們怨氣太重,康熙最終還是放了胤禩,但胤褆被永久圈禁,張明德被出去凌遲,割了一千多刀。

“皇位面前無親情”,胤禩集團、太子集團之間鬥爭公開化。1712年,胤礽第二次被廢“儲君”之位,康熙再也沒設立太子,也沒表露出究竟要選擇何人繼承大統。

康熙知道,只要冊立“儲君”,就一定引起新的矛盾,“儲君”就成爲各方攻擊的對象,下場也許比胤礽還要慘。從胤礽第二次失去“儲君”之位,到康熙駕崩的10年裏,清朝沒有“儲君”,誰也不知道下一任皇帝是誰。

“國不可一日無君,民不能一天無主”,清朝皇位總得有人來繼承。那麼,究竟該選擇何人呢?康熙一直在思考,“李世民的故事”給了他靈感,他決定效仿唐太宗,妥善解決皇位繼承問題,同時保全參與“九子奪嫡”的兒子們安全。

643年,李承乾效仿父親李世民,也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結果被扼殺在搖籃裏。李承乾失去了“儲君”之位,但勁敵李泰也不能繼承大統,而是從未參與爭奪的李治笑到最後。

李承乾、李泰,無論是誰當皇帝,對方都得死。如果李泰當皇帝,順帶還會處死李治,因爲他不可能兌現“兄終弟及”,殺自己兒子,傳位給李治的承諾。想來想去,還是李治最合適,李世民選擇了他。

李世民相信,李治當了皇帝,李承乾、李泰都能善終。康熙也是如此,胤禩集團繼承清朝皇位,太子集團肯定遭殃;太子陣營勝利,也會幹掉勁敵胤禩集團,毫不留情面。

胤禛不一樣,“九子奪嫡”大戰,他不顯山露水,誰都沒想到他會暗中部署奪取皇位事宜,連康熙都被矇在鼓裏。太子胤礽被囚禁,許多人都落井下石,但胤禛沒有,他從事實出發,讓康熙認真核查證據,不要輕易下決定。

胤禩被斥責,康熙懷疑他準備“提前接班”,胤禛也出來說好話,打消父親的疑慮。如此,康熙認爲胤禛是好兒子,也是皇子們的好兄弟,皇位的繼承人選也就傾向於胤禛了,但胤禛並不知道。

1722年,康熙駕崩,身邊只有隆科多,所謂的“遺詔”也不是現場擬定,而是雍正後來補上去。雍正得知自己當皇帝,是通過隆科多傳達的“口諭”,這也是後人懷疑他皇位來路不正的原因之一。

《雍正朝起居注冊》記載:“欽命予繼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雍正說自己從沒想過能當皇帝,應該也是事實,雖說自己平時表現比較好,但康熙可以隨時改變主意,況且自己的母親烏雅氏地位卑微。

雍正繼位後,進行祕密立儲,也多次談到康熙是:“倉促之際,一言定大計”。這也表明,康熙是在最後關頭,才決定讓雍正繼位。10年期間,康熙一定經過很多思考,內心也非常矛盾,誰能當皇帝,都是個未知數。

1722年,雍正繼位,從康熙的“倉促之間,一言定大計”得到啓發,建立了“祕密立儲”制度,保證皇位繼承的和平過渡。當然,康熙的想保全兒子的願望很難實現,雍正不是李治,胤禩、胤禟、胤祉、胤禵、胤䄉都倒黴。

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最倒黴,被雍正圈禁起來,不堪受折磨而死。十四阿哥胤禵是同母弟弟,雍正不好下死手,雖然胤禵屢次挑戰他,還曾拒絕承認其皇位的合法性。1735年,雍正駕崩,乾隆繼位,才放了叔叔胤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