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香赟

编辑|海若镜

5月21日,据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批准礼来的GIP/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Tirzepatide,Mounjaro)在中国上市,适应症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此外,该产品备受关注的减重适应症上市申请已于去年8月获NMPA受理。

本次降糖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主要依据礼来针对2型糖尿病开展的SURPASS系列试验,以及在亚太地区关键3期注册试验SURPASS-AP-Combo。其中,在SURPASS-AP-Combo试验中,约83.4%的受试者为中国患者。根据试验结果,治疗40周后,使用Mounjaro的患者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和减轻体重方面均非劣于甘精胰岛素。

礼来方面回复36氪表示,替尔泊肽的价格目前尚未确定,将在今年4季度上市时对外公布。在海外,替尔泊肽的降糖版Mounjaro和减重版Zepbound各自的月费分别为1023美元和1059美元,均约合人民币7000元以上。

替尔泊肽是全球第一款获批上市的GLP-1双靶点药物,其“最大的卖点是药效,以及和司美格鲁肽的对照试验。”在降糖适应症中,依据SURPASS系列试验相关结果,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5mg、10mg和15mg三种剂量的替尔泊肽在降低HbA1c上的效果均高于司美格鲁肽;

在减重适应症中,去年年底,Truveta Research公布的一项为期近一年半、总计纳入近1.8万名超重获肥胖症患者的试验中,服用替尔泊肽的受试者减轻5%体重的可能性比服用司美格鲁肽高1.8倍,减轻10%体重的可能性高6倍。潜在的药物效果,使得替尔泊肽一度被市场认为有望超越司美格鲁肽。

据礼来财报,Mounjaro首次于2022年5月获美国FDA批准后,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已达18亿美元;Zepbound则于去年11月首次在美上市,今年一季度销售额便达到了5.17亿美元,超越华尔街预测销售额的预期。两款产品合计贡献礼来一季度营收的26%。

此外,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预测,未来,替尔泊肽或成为肥胖及糖尿病市场中最畅销的药物,2029年时的销售额可能会达到270亿美元。

尽管业内普遍认可替尔泊肽的放量实力,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双靶点药物能否“颠覆”现阶段以司美格鲁肽为核心的GLP-1市场,仍然不好说。

有GLP-1概念企业创始人表示,一方面在于适应症拓展带来的市场,比如在重要的心血管疾病方向上,司美格鲁肽在今年3月就已经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而替尔泊肽“哪怕现在开始临床,也会有大概4-5年的差距”。

另一方面,GLP-1产品的减重适应症拓展后,消费品属性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个问题上,替尔泊肽仍然缺少在长期用药安全性上的数据积累。此外,临床试验中的表现能否“完全复制到真实世界里,以及在真实世界里,究竟有多少人有这么高的减重需求,都可能会成为影响消费者买单的因素”。

但毫无疑问的是,数十年难得一遇的市场机会面前,双靶点药物的开发无疑已经成为GLP-1市场的关键竞争点。据统计,全球在研的GLP-1/GIP双重激动剂药物已接近50个。礼来之外,全球范围内将GLP-1双靶点管线推进至2期临床的还有10家以上,其中就包括诺和诺德。

中国企业中,进展较快的包括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博瑞生物等。其中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的减重适应症的3期临床已于今年年初披露达成主要重点和所有关键次要重点,正在申请上市申请;其余国内在研双靶点药物多未到达临床3期,整体差距较为明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