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合肥日報

本土車企打造汽車品牌出海“新”名片

向“海”而興 向“新”圖強

JAC DAY 2023在合肥舉辦

江汽集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工業設計中心

1990年,首批出口玻利維亞的江淮汽車

哈薩克斯坦工廠

從破浪“出海”的尋路者到深耕“出海”的探路者,再到擦亮“出海”的引路者。造車六十載,出海三十四年,合肥本土車企江汽集團實現了從萌芽到發展再到騰飛的蛻變,正逐步成爲中國汽車品牌出海的典範。

作爲最早佈局海外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之一,截至目前,江汽集團已累計出口至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超140萬輛,在波瀾壯闊的“出海記”中脫穎而出。

主動“走出去” 打開國際市場大門

20世紀90年代初期,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東風,一大批有實力、有抱負的民族企業紛紛“出海”,汽車行業裏的江汽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1990年5月,江汽集團36臺輕卡出口玻利維亞,開啓了江汽出口的序幕。

不過,同當時大多數中國品牌的車企一樣,在此後的很長時間裏,江汽集團的出口,一方面受現有產品種類少的限制,另一方面缺乏國際貿易經驗,大多數出口訂單完全依賴於從大型的貿易展覽會上獲取。

“剛來公司的時候,我經常參加廣交會,公司有什麼產品就推介什麼產品,等國外的客戶來找上門要訂單。”江汽國際公司亞太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夏潤斌表示,那時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賣車,對國外市場一點不瞭解。

2001年年底,中國加入WTO,汽車出口快速增長。2005年12月,隨着江汽集團國際公司的成立,江汽集團國際出口業務正式步入專業化發展的正軌,市場思路也發生重大轉變——必須主動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然而,放眼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市場,該如何撬動國際市場?

彼時,江汽集團“十一五”戰略規劃發佈,國際化戰略被作爲重要的篇章,列入該規劃中。緊接着,國際公司事業部成立。

“國際化戰略的發佈和國際公司的成立,使得我們有了綱領的指導和執行綱領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在江汽集團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張鵬眼中,國際化戰略“整合世界資源造世界車”的指導思想爲“出海”指明瞭方向。

萬事開頭難。爲尋求合作,國際公司首先梳理了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車經銷商,並逐一拜訪,但當時江淮品牌弱小,大多數經銷商“閉門不見”,前方的人員並沒有氣餒。

“一次不見,我們就找兩次,一般3到4次時,經銷商會被我們的誠意打動。”夏潤斌還清晰地記得,爲了尋求與一位有實力的經銷商合作,他從2007年就一直堅持聯繫,直到2010年才答應見面。

與此同時,爲開拓重點市場,江汽國際公司還制定了差異化的市場開發策略,設計的路線一條由中東、東歐、南歐向西歐進行迂迴,另一條從南美、中美向北美推進。

功夫不負有心人,江汽逐漸打開了國際市場大門,“JAC”也漸漸被海外市場熟知。

堅持“差異化” 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

“出海”之路,看似容易,但想要真正落腳卻很難。僅靠汽車產品的單方面輸出,顯然無法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更無法讓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

爲逐步實現從“產品輸出”到“技術、管理、資本和文化輸出”的轉變,江汽集團在不斷擴大海外網絡的同時,也在通過投資建廠、合資設企等措施,讓自己真正“落地生根”。

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哈薩克斯坦爲例,自2014年開始,江汽集團就開始佈局當地市場。2016年,江汽集團哈薩克斯坦組裝項目正式落地,隨着項目的不斷推進,哈薩克斯坦當地汽車產業基礎得到提升,2019年,江汽集團與第三方聯合收購哈薩克斯坦阿魯爾汽車工業集團股權,成爲控股股東。

張鵬表示,“站穩腳跟”不代表一味地投資建廠,而是結合不同國家汽車產業發展狀況、汽車市場規模情況等因素,因地制宜,靈活切換“出海”模式。

以越南市場爲例,依託與越南交通運輸投資&合作進出口公司共同設立的越南江淮汽車股份公司,江汽集團在生產現有產品的同時,還針對越南市場進行本土化產品開發,將其發展成爲東南亞生產基地。

2023年3月,阿聯酋萬臺乘用車交車儀式的舉行,標誌着江汽集團乘用車出口業務在阿聯酋乃至整個海灣地區取得了又一關鍵突破。

據瞭解,在主流汽車品牌必爭之地的阿聯酋市場,江汽集團從全球化角度佈局,形成區域核心優勢,並加大在產品研發、本地化經營、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投入。

在張鵬看來,只有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一杯羹”。

“我們的差異化一定是圍繞海外客戶的價值訴求,別人沒有的我有,別人有的,我做得更好。”張鵬強調說,除了產品的差異化,服務的差異化也會爲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加註籌碼。

截至目前,江汽集團已在海外建立4家全資子公司、3家合資公司和19家海外KD工廠,累計出口至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超140萬輛。

搶抓“新”機遇 加快智能電動車“出海”步伐

今年2月21日,江汽集團10000輛新能源汽車出口首批發車儀式在江淮釔爲智慧工廠舉行,發車儀式中,一輛輛釔爲3、花仙子、愛跑等車型陸續駛出工廠,登上國際滾裝船,發至海灣地區和中南美地區,這標誌着江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出口加速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近年來,中國製造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被譽爲出口市場的“新三樣”,這裏每出口3輛汽車中,就有1輛是電動汽車。在汽車產業深度變革的當下,江汽集團再次搶抓新能源汽車出口這一浪潮和機遇,加快智能電動車“出海”步伐。

早在2002年,江汽集團便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技術路線探索。目前已形成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純電技術平臺,系統掌握電動汽車的電池成組、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及能量回收、驅動與制動電耦合等關鍵技術,全系列產品均完成新能源佈局。

在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江汽集團順應綠色低碳的發展趨勢,也邁出了綠色發展的步伐。

以在墨西哥市場的突破爲例,2019年江汽集團創新發布“燃油+純電動”雙子星產品佈局。目前,JAC電動車銷量佔據墨西哥電動車市場的60%以上,每10輛純電動汽車中就有6輛產自江汽。這意味着,在美、歐、日、韓等傳統車企充分競爭的墨西哥市場,江汽集團憑藉新能源的獨特優勢,率先取得突破。

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時,江汽集團也帶動着沿線國家參與國際汽車產業分工,共同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統計,過去十年,江汽集團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數量達124個,累計出口總量超過66萬輛,全球19家海外KD工廠中,有16家分佈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造車六十載,出海三十四年。站在新起點上,江汽集團將繼續做大做強海外“朋友圈”,持續擴張海外版圖,向全球展示合肥自主汽車的品牌力量,打造本土汽車品牌出海“新”名片。

·本報記者 李潤媛·

(圖片來源:江汽集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