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體育報

過了小滿節氣,氣溫升高暑氣漸濃,身體出汗量增多,容易產生疲憊感,而積極的運動可以幫助消除疲憊,恢復元氣。

“運動能促進人體內啡肽的分泌,給人以愉悅感,對減輕心理壓力具有獨特作用。”貴州體育“科”代表指導老師、貴州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張健建議大家,克服短暫的不適,動起來後會神清氣爽,保持精力充沛。

體育鍛煉除了可以增強身體素質,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改善睡眠質量,幫助人體更好地適應節氣變化,爲即將到來的酷夏打好基礎。“研究表明,鍛鍊可以促進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可以減輕萎靡不振、思維遲緩,減緩鬱悶緊張情緒,會讓我們擁有更加平和、積極的心態。”張健說。

在夏季的高溫天氣中,過量運動對健康不利,專家表示切莫“過激”“過急”。“每次運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週不少於3次。小滿時節,身心易感煩躁,運動不宜過於劇烈、時間過長,要以身體感到舒適爲宜。”張健推薦大家,循序漸進開展運動,嘗試太極拳、健走、慢跑、羽毛球、健身操、自行車等項目。

夏季健身想要不中暑,科學補水非常重要。“小滿節氣,氣溫快速升高,沒有及時補充水分,運動表現會不好,嚴重者甚至會脫水。”張健建議,補水要少量多次,防止一次性暴飲。運動中每15至20分鐘飲水150至200毫升,每小時的總飲水量不超過600毫升,這樣既可以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又不會導致大量飲水增加心臟和胃腸的負擔。

“當然,也可以採用運動前飲水的方法,在1小時前補水300毫升(早鍛鍊150至200毫升)。運動後補水也要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張健表示,除了選擇喝白開水,運動飲料可以補充體液中流失的鉀、鈣、鈉、鎂等電解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