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开封日报

路子房

我无法准确地说出对麦田的情感。

我在农村出生长大,参加过麦子的播种、管理、收割、运粮、放磙打场,写过散文《永远抹不去的麦收》,原汁原味地将割麦、运麦、扬场、卖粮等劳动场景记录下来。

每到初夏,我即便身处闹市,眼前常常浮现蓝天白云之下的麦田,似乎能嗅到麦田的芳香,如刚出锅的热馍浓烈的香气,来源于热蒸过程中起的复杂化学反应。

这个季节,我常常回到家乡走进麦田,感觉麦田似乎天天都在变化。刚出来的麦穗麦芒,毛茸茸的,用不了几天,就亭亭玉立,似乎眨眼工夫间,便由墨绿色变得泛黄。

每次走进麦田,我的内心都会安静下来。此时的家乡大地,没有其他庄稼遮挡住视野,千万株麦子,一垄又一垄,排兵布阵般地向外扩展,麦田壮观辽阔的景象一览无余。此时,老农们好像怕打扰这时的麦田,没有往日熙来攘往的田地间劳动场面,往往在远处观察着麦田的变化,静等麦子铆足精神地生长、成熟。

我感觉到麦田有一种静默的力量、一个静默的磁场,接纳着我这个看客观赏者,也接纳着大地的养分和阳光雨露,忘掉冬雪的摧残、暴雨的打击、干旱的要挟,经过跌宕起伏,展示着静穆的大美;经过发芽、吐翠、拔节、抽穗、扬花、灌浆,由绿变黄,呈现金色的海洋。

一日,我沿着麦垄小心翼翼地往日落方向走去,生怕踩断每一株即将成熟的麦子。此时的残阳,是橙色的,日轮的光芒收敛,没有正午的毒辣,落下去,落到麦田里。

麦田似退去的海潮,引我向深处走。一只又一只燕子贴着麦海忽低忽高地飞来飞去,让壮观的麦田多了温馨与从容感。麦海柔软,细碎的麦花附在麦穗上。我收住脚,蹲下来亲吻一下,如亲吻襁褓中的孩子,欢乐幸福皆在心窝里。

我一直顺着麦垄走出麦田,回头看,麦田正任由失去阳光的天空大地覆盖起来、包裹起来,如夜晚退潮的大海。风来时,传出一种“呼呼”的声音,声音不大,却能让人感受到排山倒海般的气势;风去时,借着月光可以看到,大地铺就一层银光,进入梦乡,做着往日的梦。梦境四季轮回,经历从春到冬,给人们生产出味觉、嗅觉,感觉无比神奇、美妙。此时,大地在承载着她的厚重,天空在观察着她的变化,人间自然等待着她的馈赠。

一个周日上午,我带着刚上小学的孙女看麦田。旭日初升,我们出村走进东坡地。这是我曾经耕作过的土地,是养育我父老乡亲的土地,肥沃的黄土地适合各种庄稼生成。

麦子变了,变得金黄。我对小孙女说,上周回来时麦穗还是绿青色,还不能揉搓成粒。麦子几近与孙女比肩,金色大地向我们徐徐展开。我急不可耐,掐了一根麦穗放在手心里揉搓,只揉搓了几下,泛黄的麦壳与麦粒泾渭分明地分开了,鼓足腮帮用力吹几下,把麦壳吹出手心,剩下麦粒,我塞到小孙女嘴里几颗麦粒,把剩下的麦粒倒到自己嘴里。麦粒软软的,柔绵、香甜,满口筋道。我与孙女异口同声道:“香。”

孙女问我:“爷爷,这是啥?”我说:“这是种植的小麦,你看这金黄的麦穗,再长几天就饱满了,打成麦粒磨成面粉做成白馒头、白面条供人们吃。”我问孙女:“那首说农民种庄稼辛苦的诗是怎么说的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聪明的小孙女熟练地背了出来。

我拉着小孙女的手迎着旭日向前,麦田一望无际。“蝴蝶,花蝴蝶。”小孙女挣脱我的手追逐蝴蝶,追呀追不上、逮不着。田头路边星星点点小黄花,叫不上名字,小孙女掐了几朵小黄花,扑鼻芳香,爱不释手。

小孙女知道山花的烂漫,不知道田间植物庄稼的壮观,更不会观赏随风摇曳的即将饱满的麦穗。我想,即便土生土长的农民,也不会有朱自清笔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赞美,但此时我感悟到了麦田如宋代那位高僧“贪采野花一路追,误入歧途无人催。抬头惊觉天已晚,坐看斜阳不思归”的意境。如今两鬓斑白的我,每到麦黄时节,总是难忘对麦田的憧憬,总怀着儿时的好奇,盼望麦田的诗情画意。再过几天,布谷飞叫,机器轰鸣,麦子收割,我更是心欢。这就是天性的回归,是对故土暖心的热恋,是对麦田的赞叹、痴迷。

我们继续迎着旭日走,微凉空气里,弥漫着越来越浓的麦香,我不知不觉间深吸几口。“爷爷,前头蹲着一个人呢。”小孙女忽然对我说。这位老人蹲在地头静静地望着麦田,走到他身边我才认出是本村的重生爷。我叫了两声,他耳背,也没认出我来,但知道是与他打招呼,布满褶皱的脸颊上凝结着苍老,笑容可掬地看着我和小孙女。

见他不与我们搭话,我带着小孙女从他身边走过。小孙女问:“他一个人蹲在这干吗?”我回了回头,又看他一眼答:“想收成。”小孙女自然不知道我话的深意。

稚子与白发,厚重与幼稚,生命的起点与终端。

在观察麦田的过程中,“生命”二字时时跳上心头,既令我迷恋,又令我困惑。麦田与人海一样,一年复一年地更替,新陈代谢,它是一个终极的、又是一个无解题。这时,小孙女说:“爷爷,我累了,咱们回家吧。”我们便转过一块麦田,向村子走去。

起了微风,茫茫麦田有了游动之象。我突然有了一种茫然感。我仰起头再次往麦田眺望,并闭上眼睛自问,听到了吧,听到麦田里的声音了吧,是那么熟悉又温馨!

来年,我若再回故乡观赏麦田,说不定又有新的感悟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