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瀋陽晚報

術後肝臟僅剩三分之一 挑戰肝膽外科手術天花板

兩例複雜肝門部膽管癌病例在中國醫大一院獲得根治性治療

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爲兩例肝門部膽管癌侵及門靜脈的患者成功實施聯合“肝三葉切除、全尾狀葉切除、門靜脈重建的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這些聽起來生澀的醫學名詞背後,是肝膽外科吳剛教授團隊近兩個月的縝密準備和精準實施,使患者得以治癒後的安心生活。肝門部膽管癌在外科治療中面臨着怎樣的挑戰?如何提早發現肝膽系統腫瘤?昨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副教授王光。

極限肝切除,高齡患者也能好好生活

雖然不如肝癌、肺癌一樣高發,肝門部膽管癌卻是臨牀最常見的肝外膽道惡性腫瘤,佔膽管腫瘤的50%—60%,且多數患者一經發現即是晚期。王光告訴記者,有一位75歲的劉大爺,入院時狀態極差,不僅發生消化道潰瘍伴穿孔,還出現了黃疸等症狀。“他每天都要喫大量止疼藥,身體很虛弱,嚴重的貧血,加上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實施手術的難度非常大。但我們非常清楚,肝門部膽管癌如果不能通過手術來解決,他未來的生活質量是無法保證的,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讓患者能夠有質量地生活。”王光說。

治療團隊經過詳細的術前肝臟三維血管重建、模擬不同肝切除、剩餘肝體積的計算,確定了最終的手術方案。但是術前準備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尤其是面對身體狀態不佳的患者,吳剛教授團隊聯合介入科等多個科室醫生,爲劉大爺進行精準PTBD減黃、改善保留肝臟的功能,並充分評估了術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對手術流程、風險防控制定了詳細的預案。“這次手術是由吳剛教授主刀,我作爲助手,在麻醉科劉鋼教授及手術室團隊的全力配合下進行的。手術的很大一部分挑戰來自於極限肝切除,也就是切除了肝臟左三葉+全尾狀葉,同時進行了右後葉門靜脈重建和右後葉膽管-空場吻合。”王光說,“也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切除後劉大爺的肝臟體積只佔標準肝體積的32%,這可以說是人能夠耐受的最少肝臟了。因爲對一般人來說,至少要保留25%—30%有效肝體積方能存活,手術一旦不順利,術後哪怕一個小小的併發症出現,病人就可能出現急性肝功衰竭,甚至死亡。治療難度之大、風險之高是一般手術難以相比的。”

儘管手術艱難,用時7個小時,但劉大爺出院後複查一切都好,殘餘肝臟體積已經有所增大。“很快老爺子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了。”王光說。而另一位同樣患有肝門部膽管癌的77歲患者,也在術後很快順利出院。

多手段綜合治療,將不可能變爲可能

作爲肝膽外科領域最具挑戰性的手術,醫大一院近期兩例“聯合肝臟極限肝切除”治療肝門部膽管癌的成功實施,標誌着醫院在肝門部膽管癌外科治療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而對於患有肝門部膽管癌的患者來說,手術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重要手段之一。王光表示,儘管治療肝門部膽管癌還有膽道內、外引流、放療、輔助性化療等,但根治性手術對於肝門部膽管癌患者來說,不僅是延長生存時間,更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那麼爲何肝門部膽管癌如此難以爲人所察覺,以至於很多患者一經發現即爲晚期?王光表示,由於肝門部膽管癌位於肝門部狹小空間,也更容易沿膽管壁向肝內侵犯,同時極易侵犯毗鄰的肝動脈、門靜脈主幹及其分支,“處於早期時患者不會有明顯症狀,可能會覺得有些不舒服、消化不良的感覺,但一般也不會想到是肝門部膽管癌。很多患者是因爲出現黃疸症狀纔到醫院就醫。”但肝門部膽管癌可以通過超聲和血液檢測進行監測和預防,王光表示,“超聲下出現膽管擴張時,記得進一步檢查一下,如果同時出現轉氨酶升高,還是要警惕,到正規醫院及時就診。”

另外,當疾病處於晚期時,根治切除率只有20%,“但我們可以通過聯合大範圍肝切除、聯合受累血管切除重建、術前栓塞切除側門靜脈增加保留側肝臟體積等措施使肝門部膽管癌的根治切除率提高到40%,使以往不能手術切除病人得以手術治療。”王光說。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丁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