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作者:

《光明日報》( 2024年05月22日 11版)

【論點摘編】

閔莞、王建華在《合法與合理:蘇中抗日根據地糧賦政策研究》(《安徽史學》2024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皖南事變後,處在複雜鬥爭環境中的蘇中抗日根據地努力通過徵收公糧走出財政供給困境。1941年蘇中抗日根據地出臺徵糧草案,初步確定徵收標準,囿於條件限制當年的徵收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1942年蘇中抗日根據地實施並賦徵糧以整理稅源,此後逐年改進田畝累進等級使糧賦政策日臻完善。在嚴峻的“清鄉”環境中,蘇中抗日根據地秉持與羣衆共生存的邏輯,堅持執行打折徵收與救濟減免等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糧賦政策,平衡公糧與民食的關係,從而在長期鬥爭中,贏得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再現了我們黨依靠人民解決生存問題並推動革命發展的動態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