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大朗Enjoy好時光計劃”啓動

首批“好時光營地”7個示範村(社)掛牌

創新“火柴盒+”模式,打造獨具大朗特色的文化潮流聚集地。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馬駿 通訊員劉蘇東攝影報道)如何創新方式,爲“百千萬工程”高質量、高水平實施注入文化活力?記者昨日從大朗鎮獲悉,文化賦能“百千萬工程”——“大朗Enjoy好時光計劃”前晚啓動,該項目要讓文化資源“活起來”“亮起來”,切實打造獨具大朗特色的文化潮流聚集地。

定期開展特色活動

活動啓動當天,現場從沉浸式的快閃市集到萌寵籃球總動員、職工家庭烘焙活動,從“以書換綠”、親子故事會到童聲合唱等,活動吸引衆多市民羣衆參與其中。

據介紹,“大朗Enjoy好時光計劃”項目實施時間爲4年,將通過優選大朗鎮村“百千萬工程”重點文旅項目、新型文化空間、“產城人”文化驛站、旅遊景點以及28個村(社)文旅特色資源點等,充分挖掘大朗人文和自然風光獨特魅力,同時依託各營地及“產城人”文化驛站特色,定期開展特色活動,力爭以小活動引領文化大傳承,讓文化資源“活起來”“亮起來”,切實做好文旅服務,滿足“產城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活動中,長塘、黎貝嶺、新馬蓮、巷頭、屏山、松木山和蔡邊等7個村(社)獲頒首批“好時光營地”牌匾。接下來,掛牌的村(社)將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場地,設立“好時光營地”主題示範點。其中新馬蓮村和黎貝嶺村已建成“產城人”文化驛站,接下來其他村(社)也將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場地,設立主題示範點,規劃編號,每月定時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同時通過開展“大朗Enjoy好時光計劃”系列活動,持續激活毛織、荔枝、籃球等大朗特色元素,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產城人”文化驛站等不斷創新升級,以文化賦能產業、農業,搭建新潮、惠民的特色新型文旅矩陣,提高市民消費熱情,帶旺文旅消費。

打造文化潮流聚集地

活動當天,“致敬奮鬥者潮流東莞·火柴盒”城市藝術time也溫情上演,以“微光”形式告白城市奮鬥者。接下來,大朗鎮將結合實際,繼續創新“火柴盒+”模式,融入傳統文化、潮流文化,推出“火柴盒+毛織”“火柴盒+荔枝”“火柴盒+籃球”“火柴盒+服裝設計”“火柴盒+圖書”等模式,打造獨具大朗特色的文化潮流聚集地。

接下來,大朗鎮將圍繞文化賦能“百千萬工程”,大力實施農文旅融合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持續唱響荔枝紅了、鳳山文旅四季、山海相擁、石廈“村BA”等農文旅品牌;活化利用傳統美食,建設“傳統美食一條街”,構築“一帶一核多點”的“織城聯烤”夜市品牌;延伸開發農文旅文創產品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