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內蒙古日報

全球發展新能源產業是大勢所趨

——訪泰國電動汽車協會副會長素羅 □新華社記者 高博 萬後德

泰國電動汽車協會副會長素羅·桑尼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全球發展新能源產業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當前,中國作爲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者,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所謂中國產能過剩是個僞命題。

素羅駁斥了新能源領域有關“中國產能過剩論”的說法。他認爲電動汽車作爲一種清潔能源的代表,在環保性能方面具有諸多優勢,普及電動汽車是當下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一種經濟高效的方法,從這個層面講,不僅不是過剩產能,而是推動全球綠色發展的先進產能。

中國提出到2027年,新增汽車中新能源汽車佔比力爭達到45%,老舊內燃機車基本淘汰。“我認爲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遠未飽和。”素羅說。

從全球範圍看,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爲實現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需要達到約4500萬輛,是2023年的3倍多。素羅指出,當前產能遠不能滿足全球市場需求,中國電動汽車佈局早,具有較強競爭力,衆多發展中國家對其潛在需求巨大。

素羅表示,泰國是東南亞地區重要的汽車生產國,近年來出臺不少政策扶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中國汽車製造商利用其先進技術優勢在泰設立工廠,組建合資企業,受益最大的就是泰國民衆。

“中國電動汽車佈局泰國市場,一方面帶來競爭,讓泰國老百姓有了更多選擇,另一方面也帶來先進技術,促進了就業,未來將助力泰國形成完整的電動車產業鏈。”他說。

“全球化背景下,我認爲各國在工業發展方面應該優先合作,而非實施保護主義措施。應通過互相合作,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與中國合作共贏,讓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從發展新能源產業中受益。”素羅說。

(新華社曼谷5月21日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