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通讯员 郭艳婷 任安定

5月14日,笔者走进铜川市印台区阿庄镇塬圪塔村的赤松茸种植大棚,只见一行行铺着底料的田垄整齐划一,田垄上赤松茸探出头,露出红褐色的菌帽、白白胖胖的菌株,圆润饱满、长势喜人。务工群众穿梭在田垄间,忙着采摘。

铜川市印台区金圪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卫忠介绍,赤松茸菌种是从河南南阳一家公司引进的,于去年11月种下,共6棚。今年4月初,赤松茸进入收获期,每亩产量2500公斤至3500公斤。目前,鲜赤松茸每公斤收购价10元左右,烘干后每公斤收购价120元至140元,收益十分可观。

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种植原料,易种植、好管理、见效快,是一个新型菌类品种。

“赤松茸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大的特点。我们近期每天都要采摘,共吸纳了十几名村民在这儿干活。”胡卫忠介绍。

正在采摘赤松茸的村民郭彩玲告诉笔者,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她便就近在菌菇大棚上班。“以前只会种地和务苹果,现在在家门口务工,既学会了种赤松茸,又挣了钱,还能照顾家里老人,一举三得,感觉挺好的。”她说。

尝到了种植赤松茸带来的甜头,胡卫忠计划9月在80个棚里全部种植食用菌,其中60个棚种赤松茸,20个棚种羊肚菌,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印台区利用良好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打造了塬圪塔村、阿庄村、金锁关村、何家坊村、水利村、胜利村等6个食用菌基地,年装袋量200万余袋,年总产量5000吨、产值4500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