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陝西日報

榆林市榆陽區巴拉素鎮巴拉素村,農業機械在田間作業。 本報通訊員 丁樹平攝

榆林市榆陽區古塔鎮羅礆村村民藉助機械搭設滴灌水管。 採訪對象供圖

本報記者 馬騰 通訊員 楊揚

連日來,榆林的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播種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將種子和肥料精確播撒進農田,農民搶抓氣溫回升、土壤墒情適宜的有利時機,對1094萬畝農田進行施肥、播種。

面對乾旱少雨的氣候條件,榆林充分利用旱作節水農業技術和先進農機設備,打造“噸糧田”村,將“廣種薄收”變“增產增收”,同時推行“飛地經濟”模式加速農業產業發展。如今,這片黃土地上不斷上演農業發展奇蹟,爲旱作農業提供了經驗和樣本。

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榆林市榆陽區巴拉素鎮巴拉素村是一個農業大村。4月28日,農業機械在巴拉素村的千畝農田上來回穿梭,撒肥、翻地、旋耕。

“我們村有兩家農機專業合作社,有40餘臺農機,覆蓋了農作物種植的各個環節。這3500畝玉米增密度種植示範田,一週就能種完。”巴拉素村黨支部書記趙格平指着眼前的土地,向記者介紹。

巴拉素鎮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是典型的風沙草灘區,全鎮的經濟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爲主,擁有耕地10.3萬畝,其中7萬畝種植了玉米。今年,巴拉素村創建市級千畝噸糧田示範基地,整村推進玉米增密度種植,預計畝產能達1200公斤。

趙永華是巴拉素村的玉米種植戶。在田間,他與榆陽區農技中心的專家討論着今年該選擇哪種種子更爲適宜。

有了大型農業機械的幫助,他打理14畝玉米地輕鬆多了。“現在種地的技術好,播種的同時把滴灌袋也埋進土裏了,平時基本不用管理,種和收也省時省力,比以前強多了,節省時間的同時產量還高。”看着播種機不到半個小時就把玉米種子播完了,趙永華臉上掛滿笑容。

近年來,榆林大力推動良種、良法、良田、良機、良制“五良”協同發展,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播種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邁入25億公斤產糧大市行列,分別佔全省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2023年,榆林市糧食播種面積達1099.2萬畝,總產量達253.9萬噸。以玉米爲主,榆林市建成“噸糧田”40萬畝,打造了一批產糧大鎮。

節水農業高效增收

大型機械在忙碌,小型機械也在忙碌。

在榆陽區古塔鎮羅礆村的旱作農業生產示範基地,小型農機正在深翻土地。隨後,這片農田將種上高粱、玉米、穀子等農作物。

面對山地缺水的問題,這裏的村民有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法。“我們主要靠兩個辦法解決缺水的問題,一是採用優質抗旱種子,二是使用地膜保水保溼。”羅礆村黨支部書記羅彥如告訴記者,地膜分爲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兩種。可降解地膜能在一兩年內自動分解,不會對土地產生影響,不可降解地膜他們每年都會回收。

據瞭解,該示範基地涉及古塔鎮羅礆村、馬家峁村2個行政村,總面積1600畝。其中,農業綜合技術試驗研究區20畝、大田示範面積1580畝。

示範基地利用聯合機械進行平地覆膜、開溝、施肥、一次性完成播種和填壓等工序,簡化了種植過程;採用噴灑抗旱保水劑等措施,確保農業生產增產增效,推動農民增收“節節高”。

當下,榆林走上“高標準農田打基礎、旱作節水補短板、美麗農田優生態”的建設道路,今年準備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33.34萬畝,分區域推廣“六大節水模式”,發展高效旱作節水農業71.9萬畝,積極建設“高效節能 高產穩產”“生態友好 四季見綠”“環境優美 農旅融合”的美麗農田20萬畝,持續推動薯麥輪作,推進農業與生態協調發展。

特色產業讓羣衆端上“綠飯碗”

榆林70%以上的土地是旱地,特別是一些偏遠山區,耕地瘠薄、土地收益較低。近年來,隨着生態好轉,當地許多羣衆端起了“綠飯碗”,喫上了“生態飯”。榆陽區金雞灘鎮金海村村民馬豔美和丈夫楊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是桑葚種植大戶,每年收入100餘萬元。

2014年,他們在榆林市農業部門的幫助下發展桑葚、芝麻香瓜、沙地紅薯種植等產業,逐漸把撂荒地變成當地知名的“菜籃子”和“果盤子”。

“我們發展特色果蔬種植產業後,周邊的村民都來我的大棚裏學習種植技術,已經帶動100多戶農民發展綠色果蔬種植產業,戶均增收3000元至4000元。”馬豔美說。

5月6日,記者在桑葚大棚裏看到,馬豔美夫婦正趁着天氣回暖打理桑葚樹。“今年的第一批桑葚已經成熟,歡迎大家採摘品嚐。”楊營熱情地招呼遊客。

榆林積極推動農旅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成效初顯:煤礦疏幹水爲玉米等農作物提供灌溉水源,大棚果蔬產業帶動農旅融合發展……榆林農業正沿着高質量發展道路不斷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