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洪水迹尚在 庭花已先妍

雁翅镇建设“诗画乡村”选出“美丽庭院”

门头沟区雁翅镇淤白村曹正珠家的小院干净整洁,被评为镇里首批“美丽庭院”,为“诗画乡村”建设发挥“排头兵”作用。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

本报记者 张骜

昨天一大早,门头沟区雁翅镇淤白村村民曹正珠打了一盆热水,对着镜子刮脸。原来,他家被评为镇里首批“美丽庭院”,他正准备去领奖。全村500多户,首批获评家庭只有5户,除了干净整洁外,老曹家和美的家风,与邻居和睦的关系都是取胜关键。获评后,他将成为“排头兵”,和乡亲们一起推动全村“诗画乡村”建设。

“不太会说,只会干。希望全村面貌越来越好,大家比一比,谁的贡献大。”站在领奖台上的曹正珠下意识拍拍麦克风,显然有些紧张。获奖感言没说几句,75岁的他就笑了起来,一个劲儿地念叨,“不太会说,不太会说。”

老曹是位憨厚的农民,待人特别热情,聊上几句就邀请来家里坐坐。走进曹家小院,屋门口的架子上摆满了各样花卉,堂屋的鱼缸里养着他最爱的观赏鱼。

“院子挺漂亮吧,可最应该看的在这呢。”说着,他指了指窗根儿,用手比划出一道横线,那是洪水留下的痕迹。去年特大洪灾期间,村里受灾比较严重,道路、基础设施受损,每家每户都进水了。直到去年8月中旬,老曹和乡亲们才慢慢从最初的惊慌中回过神来。

曹正珠记得,村党支部书记曹宏武带着村干部、党员代表走访时,向大伙儿征求灾后重建的建议,村里老人都说:“就盼着村里像以前一样漂亮,把民宿也恢复起来。”

和镇里很多村落相比,淤白村“颜值”原本挺突出,且历史悠久。该村始建于元代,石头是这里的特产。青石建成的小巷、山石建造的民居、安放在空地上的巨大石碾让村子别具韵味。2019年,这里还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带动了村里的民宿产业。

洪水过后,村里的各项建设逐步展开,可大伙的心气儿仍有些低落。镇党委会上,曹宏武提出问题,经过几轮走访、调研,“美丽庭院”评比在雁翅镇各村展开。细看规则,条目不少,既有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还有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此外,规则鼓励大家营造安居乐业、美丽舒适、文明和谐的环境,把村居建设成如诗如画的美好家园。

“好的村容村貌,和谐的乡风是我们发展的关键。在评选过程中,村里5家民宿已经恢复营业,另外15家也在筹备过程中,大伙都铆足了劲,发展文旅产业。”曹宏武说。

“诗画乡村”建设是门头沟灾后重建的重要抓手之一,自今年年初以来,妙峰山景区、爨柏景区陆续开放,京西群山在春节、五一等假期迎回了观光客,重建成绩满满。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美丽庭院”获评当天,第十六届淤白文化节也拉开序幕。听着悠扬的戏曲,看着欢快的舞蹈,曹正珠脱口而出:“有戏,有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