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瑪利亞·奧斯特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2日 第 03 版)

中國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向世界各國擴大開放,不斷推動中國大市場成爲世界大機遇

一段時間以來,談到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一些西方媒體在沒有進行任何嚴謹分析的情況下,武斷地提出不少消極悲觀的說法。這些說法只是在片面放大中國經濟面臨的局部挑戰,完全無視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良好態勢和廣闊機遇。

儘管面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國經濟仍然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潛力。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2%。中國政府公佈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後,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上調了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各方普遍認爲,中國經濟增速將繼續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將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中國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國發展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在今年春節、清明、“五一”等假期,中國全國範圍內的旅行人數極爲龐大,文旅、餐飲等行業持續火爆,展現了中國消費領域的旺盛活力。此外,中國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積極措施,標本兼治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維護經濟金融大局穩定。

中國努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在數字化、綠色能源、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不僅持續開展前沿技術攻關,也十分重視把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上,加速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些努力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相信中國作爲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去年9月,我乘坐高鐵從北京前往河北,中國高速鐵路網絡的發達和便捷讓我十分驚歎。自2016年首次訪問中國以來,我一直關注中國在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比如,在移動支付領域,中國已經處於全球領先位置。在綠色發展方面,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持續領先。2023年,中國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中國城市公交新能源率不斷提高,有助於減少碳排放。中國動力電池的市場份額、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風電裝機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這些新興產業爲中國經濟增添了新動能。

中國致力於與其他國家開展互利合作,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去年,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了來自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按年計意向成交創歷屆新高,金額達784.1億美元。中國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向世界各國擴大開放,不斷推動中國大市場成爲世界大機遇。祕魯從同中國的緊密經貿聯繫中受益頗多,期待中國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方面持續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爲祕魯聖馬科斯國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