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孝如/製表

隨着股市回暖,機構投資者調研熱情大幅攀升,不少上市公司迎來數十家機構扎堆調研。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最近一個月,機構掀起新一輪的調研熱潮,調研次數創下年內新高。其中,邁瑞醫療、愛美客、天孚通信傳音控股等9家上市公司成了機構眼中的“香餑餑”,獲機構調研次數均超過300次。

百億私募也紛紛加入調研大軍,包括淡水泉投資、正圓投資、明世夥伴基金、高毅資產、和諧匯一在內的明星私募,是近一個月調研“最勤奮”的私募。尤其是淡水泉投資,近一個月調研總次數高達203次。此外,不少私募近期出手自購,用“真金白銀”堅定看好後市。

機構掀起調研熱

在市場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雙雙改善的背景下,近期股市情緒明顯回暖,成長板塊的機會不斷顯現,機構火速調研上市公司,積極挖掘投資機會。

Choice數據顯示,近一個月,機構調研次數達60179次,創下去年10月以來的新高。共涉及1363家上市公司,環比增長711家,主板公司615家,創業板公司413家。

其中,機構調研最熱門的行業分別是醫療器械、半導體、計算機軟件和電子設備製造,上述四個行業被調研的次數均超過3000次,其中醫療器械行業被調研的次數居首,被調研3516次。總體來看,成長板塊是機構的主要調研方向。

具體到公司方面,邁瑞醫療、愛美客、天孚通信、傳音控股、九號公司、中際旭創、中科創達、立訊精密、洽洽食品等9家公司是機構眼中的“香餑餑”,獲機構調研次數均超過300次。邁瑞醫療、愛美客被機構調研次數分別達411次和400次,位列前兩位。

其中,人工智能(AI)算力板塊頗受機構關注。比如,AI算力大牛股中際旭創吸引了368家機構前去調研,包括博時基金、廣發基金等公募,以及中國人壽、泰康保險等險資,另外還有一衆券商、私募機構及外資機構。

華泰證券表示,一季度通信行業整體延續穩健增長態勢。展望二季度,全球AI算力側投資加碼有望驅動光通信板塊業績延續高增長。

8傢俬募最勤奮

作爲敏銳的機構投資者,明星私募對於上市公司調研十分看重。

最近一個月,不少百億私募密集調研個股,調研熱情高漲。Wind數據顯示,淡水泉投資、正圓投資、鴻運基金、貴源投資、明世夥伴基金、高毅資產、和諧匯一以及天猊投資等8傢俬募,過去一個月調研總次數超過100次,是近一個月調研“最勤奮”的私募。

其中,淡水泉投資調研總次數達203次,位居私募調研榜首位。淡水泉投資共調研了180家上市公司,涉及主板98家,創業板48家,科創板34家,關注度前三的公司爲軍信股份、佳發教育、海翔藥業。

公開資料顯示,軍信股份是湖南省固廢處理領域的龍頭企業,爲長期致力於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滲濾液、飛灰等固廢處理業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另一家百億私募高毅資產過去一個月調研了117次,涉及104家公司。高毅最關注的賽道是醫藥生物,共計調研了26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關注較多的公司是耐普礦機,4月共計調研了4次。

公開資料顯示,耐普礦機主營重型礦山選礦裝備及其新材料耐磨備件,目前公司70%的收入來自銅礦,8%來自黃金,4%~5%來自鋰礦,其餘部分來自鐵礦石。今年一季度,耐普礦機總營收2.48億元,同比增長49.97%。

百億私募再度自購

除了調研挖掘投資機會,私募近期再度掀起自購潮,用“真金白銀”來表明看好後市。

上週五,兩家百億私募——海南希瓦和聚寬投資發佈了自購公告。其中,海南希瓦掌舵者梁宏自購該私募旗下產品420萬元;聚寬投資及員工於本月籌集2000萬元自有資金,分別申購公司旗下滬深300指數增強類產品和中證2000指數增強類產品各1000萬元。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來一共有7傢俬募發佈過自購公告,合計自購金額爲4.05億元。其中百億私募爲自購主力,海南希瓦、進化論資產、幻方量化合計自購金額達3.17億元,佔到自購總金額的78.27%。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隨着A股和港股市場漲起來,一些投資者又開始猶豫選擇獲利了結還是堅定持股。

華安合鑫董事長袁巍認爲,港股自2021年2月以來的這波熊市或許已經結束,它的真正底部是在2022年的10月份而非當下。最近的這一輪港股行情雖然看似凌厲,但回頭來看,或許它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盈峯資本表示,展望來看,隨着政策進一步發力,需求有望邊際改善,預計經濟或將加速復甦,市場或將進一步修復,建議均衡配置成長和價值板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