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四川日報

“好在從風險提醒裏瞭解到了‘套路運’,原來遊說買貨車,還有這麼多陷阱!”近日,貨車司機陳永註冊登錄四川省貨車司機黨建平臺“蜀道暢”小程序後,立即收到一條“貨車司機從業風險提醒”信息。

“套路運”是近年來針對貨車司機出現的連環騙局,四川利用“蜀道暢”等網絡平臺詳盡剖析了“套路運”等騙局的模式,併發布從業風險提醒和貨車司機真實從業狀況調查報告。

聯合整治“套路”騙局

“‘套路運’是一個類似‘套路貸’的騙局。”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主要表現方式是:一些不法物流公司在互聯網平臺發佈招聘信息並承諾“高薪收入”“穩定貨源”,前來應聘的司機則被誘導高價貸款購車。購車後貨車司機除與物流公司簽訂掛靠協議外,還要與金融貸款公司、汽車銷售企業分別簽訂合同。這些合同關係複雜、充滿“套路”,多數情況下車輛產權還會轉移到他人名下。當貨車司機意識到受騙提出退車解約時,需要承擔高額違約金。

“這個騙局涉及企業招聘、貨車銷售、金融貸款、貨車經營等多個環節。”該負責人說,各個環節都會簽署合同,單看這些環節均沒有明顯的違法違規問題,單一部門在日常監管中難以發現。

去年,交通運輸廳、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等9部門聯合開展貨車司機權益保障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截至今年1月,相關部門人工篩查出423條與貨車司機被“套路”的有關線索,推動解決了398條,另有25條已進入司法程序。同時順藤摸瓜,重拳治理了一批涉及投訴的企業,其中,18家涉嫌黑惡企業被移交政法部門覈查,20家企業被公安部門立案偵查,149家企業按照要求進行了治理,騙局的蔓延勢頭得到遏制。

運用大數據服務行業監管

隨着“風險提醒”一起發佈的,還有“貨車司機真實從業狀況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呈現了貨車司機的收入、從業、個人、家庭、健康等情況。從收入來看,受訪貨車司機年平均收入爲5.6萬元至8.6萬元;從工作勞動強度來看,受訪貨車司機的日均工作時長爲9小時至11小時。

“受害者之所以被‘套路’,大多是因爲不瞭解貨運行業真實從業情況,纔會被‘高薪收入’‘穩定貨源’所吸引。”上述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希望通過發佈真實從業狀況,讓司機瞭解真實的貨運市場,對行業收入、從業風險有較爲準確的研判和預期,理性投資進入市場。”

這並非四川首次發佈道路運輸領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記者瞭解到,四川從2019年啓動建設“數字運政”,至2022年已建成覆蓋全行業、全領域的運政大平臺,並運用平臺大數據進行決策分析,服務行業管理。2023年以來,四川已陸續發佈駕校、維修企業、營運客車等從業報告,並用多源數據爲省內“兩客一危”企業進行“畫像”分析。

“我們建立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從5個維度、19項指標建立大數據模型。”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負責人表示,通過數據分析,企業存在的隱患、潛在風險等一目瞭然,監管部門可根據大數據,督促企業查漏補缺。“畫像”分析管理一年多來,“兩客一危”企業的各項監管指標大幅提升,超期年審車輛數從512輛減少到196輛,未接入主防車輛數從269輛減少到6輛,二級報警處理率從82%提升至94%,有助於行業監管從“事後管理”向“事前預防、精準治理”轉變。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