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電力報

海陽漁業放流增值超2800萬元

——國家電投山東能源以實際行動創造綠色價值

湯博文 劉昊

日前,國家電投山東能源擬與8家海洋水產公司進行合作,採購1.8億尾海洋生物苗種,計劃今年6月份在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場開展放流活動。這是該公司連續第三年在山東半島南部海域開展增殖放流。

今年4月,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項目增殖放流評估報告正式發佈,對2023年半島南3號增殖放流成效進行總結,用數據和案例詮釋了企業爲保護地球所交出的亮眼“成績單”

該報告數據顯示,國家電投山東能源在2023年度投放的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許氏平鮋、金烏賊和曼氏無針烏賊回補數量總計爲232.3萬尾,爲海陽漁業實現放流增值2824.09萬元,實現地方環境保護、經濟發展雙豐收。

“咱們樁基和導管架上的貝殼越來越多了。”國家電投山東能源所屬海上風電公司負責海上風電運維工作的同事們每次登上風機平臺和海上升壓站,都會看到新變化。

原來,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百萬千瓦海上風電大基地182颱風機及3臺海上升壓站導管架起到了人工魚礁聚集魚類的作用,成爲海洋生物新的棲息地,還吸引了海豚在海域出沒。當水流流經風電的樁基和導管架時,迎流面會產生上升流,底層營養鹽隨着上升流上湧,能促進各種浮游植物的生長,進而誘集新的海洋生物和羣落,如牡蠣、海葵和蟹類等出現在風機樁基和升壓站導管架上。

近年來,國家電投山東能源所屬海上風電公司堅持依法合規,嚴把建設項目審批關,落實環境保護“三同時”。2022年4月、2023年5月半島南3號項目與半島南V場址項目順利通過環保驗收,2023年4月、11月半島南U場址一期、二期項目分別取得環評批覆。同時,爲確保海洋環境和海洋生態體系的平衡與健康發展,國家電投山東能源在山東半島南3號、V場址、U場址一期項目開展全週期生態環境跟蹤監測,及時瞭解和掌握工程周邊海域海水水質、沉積物、生物生態、漁業資源、噪聲、鳥情、電磁等狀況。

2022年5月與2023年4月山東半島南3號、V場址項目分別完成海洋環境影響跟蹤監測報告書發佈,報告顯示均未發現項目施工及運行對所在海域海洋環境造成明顯影響。

國家電投山東能源將持續開展增殖放流、海洋公益科普等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創造綠色價值”的企業使命,全方位將ESG理念融入經營管理,爲改善項目海域漁業資源環境,優化海洋生物種羣結構,維護半島南部海域生態平衡貢獻國家電投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