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農觀

果然,山東玉米沒跌幾天,很快又重回漲勢了。

這是在咱們預料之中的,所以也沒啥可激動的。但是同樣,行情還得震盪一陣子,沒那麼就點燃。

華北即將面臨小麥大面積收穫了。

現在小麥的行情也是上躥下跳的,一會兒跌一會兒漲,把市場也是看得暈頭轉向,所以很多人都在觀望,在小麥和玉米之間來回徘徊。

尤其是政策端釋放了挺麥的信號以後,小麥的看漲情緒有所增加,那麼自然轉戰小麥的開始增多,玉米也就可能會面臨再一次集中騰倉。

所以一時半會兒這玉米還得折騰一陣子呢。

但是呢,玉米也跌不動了。

現在糧源已經轉移到了貿易主體的手中,不少主體開始持糧待漲。而這個信心倒是很足的。

因爲前期玉米跌成那個樣都沒出手,現在玉米最黑暗的時刻已過去了,後面馬上就要進入青黃不接的時候了,所以也就更有了挺價的理由。

所以震盪歸震盪,只要玉米一出現大面積壓價,挺價情緒就會被觸發,於是也就抑制了玉米的跌勢。

所以這種跌不動,但也漲不起來的局面恐怕還得維持一段時間。但是可能也不會太久了,因爲華北玉米的大勢很快就要呼之欲出了。

什麼“大勢”呢?

第一,騰倉過後,玉米供應會快速回落。

當前玉米麪臨的一個供應壓力問題就是騰倉,但這是一個很短的時間,也就是說,當小麥大面積收穫以後,玉米騰倉結束,那麼後續再集中供應的幾率就很小了。

於是,玉米將進入一個供應快速回落的時期,必定再次擾動市場。

第二,豬市行情蠢蠢欲動。

雖然說豬價也還在震盪,但是可以明顯看到,五一之後,豬價勢頭有所變化。

之前是漲少跌多,而現在是漲多跌少,並且重心進一步上抬,緩緩向16元/公斤大關邁進。

此時的豬市缺少一個契機,要麼供應發力,要麼需求發力。

但隨着天氣越來越熱,接下來需求端發力的幾率不大,但是根據去年存欄以及產能情況來看,生豬從6月開始供應會有一個明顯的縮量,再加上二次育肥等積極性的提高,豬價很可能會迎來持續上漲,對飼料的需求也將變得積極。

而當前威脅玉米需求的主要就是兩個:一個是小麥,另一個就是進口玉米。

小麥雖然行情未定,但是築底是比較明顯的,即便不大漲也很難再跌破前低,而當前小麥與玉米價差仍然不小,小麥進入飼料領域的性價比不高,所以替代有限。

而進口玉米方面,自從國家限制往保稅區運送進口玉米以後,進口玉米的數量呈現連續下滑。

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口玉米數量爲118萬噸,比3月份減少超過了30%,而這也是進口玉米連續4個月下滑了。

至於超期進口玉米的拍賣,至少目前還沒有動靜,而隨着市場情緒的扭轉,後期影響也將變得有限。

第三,東北玉米正在憋漲。

在增儲的提振下,東北玉米一直穩定,但穩定並不代表沒動靜,在前期華北上漲的帶動下,東北玉米也開始有所動作了。

其中,最明顯的是港口價格重新登上了2400元/噸的大關,這也使得玉米市場信心增強,也爲後期華北的局勢推波助瀾。

所以雖然當前華北與東北仍然倒掛,但其上漲的勢頭正在醞釀了,並且後期的漲勢可能要大於東北地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