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杜燕飛)4月,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月提升2.3個百分點;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上月提高2.4個百分點;製造業PMI生產指數爲52.9%,爲2023年4月以來最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製造業繼續保持恢復發展、結構優化態勢,爲我國工業經濟平穩向好提供支撐。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反映製造業發展狀況的“晴雨表”。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21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3月和4月製造業PMI均位於50%以上的擴張區間,這反映出隨着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工業生產穩定增長,企業效益有所改善,景氣水平和企業預期持續向好。

據李超介紹,當前,推動製造業持續恢復發展的有利條件正在積聚,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3%,連續3個季度增長,爲企業擴大再生產等提供了有力支撐;1至4月,製造業投資增長9.7%,增速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高5.5個百分點;4月,製造業PMI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爲55.2%,繼續位於較高景氣區間。下一步,國家發改委要加快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行動計劃,引導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升級,不斷提升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與此同時,製造業發展從用電量數據中也可以得到印證。中電聯發佈的數據顯示,1至4月,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1%,其中,4月份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月提升2.3個百分點。分大類看,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4月用電量同比增長15.3%,增速比上月提升4.3個百分點;消費品製造業4月用電量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月提升2.3個百分點。

用電量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業內專家表示,4月,受益於宏觀政策持續協同發力,加上出口加快拉動,工業生產增長有所加快。在此帶動下,包括製造業在內的第二產業用電量4月份增速較快。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製造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人民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1至4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爲歷史同期較高水平。截至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389.93萬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爲244.92萬億元,同比增長9.1%。截至4月末,我國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速保持在30%左右高位,“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增速近20%。

今年以來,金融領域持續加大對高技術製造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關於深化製造業金融服務 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通知》等文件的出臺,引導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的信貸投放,爲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下一步,金融機構要圍繞製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工業智能化、綠色發展,以及製造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提供金融服務。同時,加強市場調研和產品創新,不斷加大資源投入、豐富金融產品供給、完善服務體系,並做好風險防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