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語

養老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關注的,有的人認爲養老靠兒女,不會沒有依靠;有的人則認爲有錢一切都好說。

然而現實確實,有些老人,哪怕有錢,有伴,養老對於他們來說依然是個大難題,具體是哪幾種老人呢,一起來看看吧,你是否在其中呢?

02第一種養老難的老人:年輕時過得太自私,不把老伴、兒女當回事的老人

有一種老人,年輕的時候對於孩子是放養,他們一心撲在事業上,從來不記得平衡事業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孩子要麼留給父母帶,要麼夫妻中的一方獨自照顧。

在他們看來,只要我給了錢,對於家庭的責任也就盡到了,其他的孩子、老人都是另一個人的。

教育的好與不好,也都是對方的責任。他們沒有時間去和孩子培養感情,也從來沒有想過去跟孩子培養感情,把家庭排在了事業的後面,反正賺錢就夠了。

這也導致他們與家人之間除了錢,就沒有其他的關聯,沒感情沒付出,又怎能指望人到老年,老伴和孩子把他們放在重要的位置。

人到老年,需要孩子關心的時候,孩子因爲與他相處得少,親情淡薄,自然不會主動想到去陪伴他們,關心他們。老伴更是習慣了一個人,對於關心她,體諒他,也是完全看心情了。

這樣的老人,人到晚年,養老生活是孤單而又心酸的,因爲他們雖然有家人,有孩子,有錢卻依舊過得苦,心酸而不幸福。只因人到晚年,他們渴求的溫暖難以實現。

03第二種養老難的老人:夫妻感情不好

我們都聽說過,少年夫妻老來伴,可很多時候,夫妻從年少走過來,早已沒有了愛情,親情也可能沒有,剩下的只有矛盾。

兩人在一起,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這樣的夫妻,平時見面基本都是無視對方的,人到晚年,又怎麼有心去照顧好另外的一半呢?

感情是相處出來的,好的感情更是兩個人相互體諒,相互包容出來的。年輕的時候都不願意包容彼此,真叫對鋒芒,年紀大了渴望溫暖了,可幾十年的習慣,又怎麼一時而轉變,變得願意包容彼此呢。

他們到了老年,基本已經成了陌路人,兩顆心早已不在一起,想的只是自己。嚴重的甚至彼此都不願意見對方,又怎麼能相互陪伴呢。

計較得多了,生活早已失去了本質,哪怕是親密如夫妻,也只是路人,是租客。她們做不到區別於另一半相互陪伴,彼此包容,也做不到不計較得失,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這樣的夫妻,哪怕有錢,哪怕物質生活上很好,內心也是空虛的,養老幸福度也低。

04第三種養老難的老人:有兒女等於沒有兒女的老人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老人,一輩子把兒女看的太重,把自己看的太輕,不論做什麼都是把自己排在兒女的後面。

兒女提個要求,哪怕砸鍋賣鐵,哪怕去借,他們也會滿足兒女的要求。兒女有什麼事情,他們也都是考慮在前面,做在前面,生怕兒女喫苦受累。

他們從來沒有教育過兒女索取和得到是成正比的,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要付出。想要好生活就要自己努力,做人不能太自私。

也因此,他們的兒女變得一事無成,還性子自私。當父母的只要不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是對不起他們,沒能力。子女成了依靠他們生存的寄生蟲,不懂感恩,更不會給予當父母的半點關心。

這類的老人養老會過得特別苦,哪怕他們有兒女,可是子女不孝順,不會考慮他們的需求和生活,更不會給予他們溫暖,只會看着他們手裏的錢。

這樣的養老生活又怎會快樂呢,恐怕只有心酸吧,畢竟有兒女等於沒有兒女,哪怕是有錢,也難。

需要子女的關心,子女的幫忙,子女根本體會不到,甚至還反過來怨父母成了累贅,怎能不讓人心酸,又哪裏來的幸福呢!

05第四種養老難的老人:沒有子女

有一部分人年輕的時候,不想要有負擔,覺得有沒有孩子無所謂,他們選擇了丁克,不生孩子。

這樣既沒有人打擾夫妻兩的二人世界,也不用擔心養不好孩子,更不需要承擔各種壓力。

他們認爲養孩子,太費勁了,什麼都需要緊着孩子,不僅要花很多的錢去培養他們,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等他們大了,還要給他們娶媳婦,帶孩子,想想就很可怕。

還不如自己趁着年輕好好地享受生活,多掙些錢存起來,用來給自己將來養老。

所以,很多丁克的老人,年輕的時候日子過得很瀟灑,也有不少的錢,可是哪怕他們有錢,養老對於他們來說也很難。

爲什麼這麼說呢?人老了孤獨感會比年輕的時候更加的強烈,有個孩子,他們多少能給老人帶來些關懷,哪怕是爲了當父母的手裏的錢。

可是沒有孩子,就只能指望侄子,或者自己去養老院,這對於渴望親人關注的老人來說是殘酷的。

如果去養老院,陌生的環境,獨自一人,孤單依舊,手裏就那麼些錢,在養老院裏護工都是看菜下碟,想要舒服地過好晚年比較難。

如果讓侄子照顧,這就更不好說了,侄子也有自己的父母,侄子媳婦也有父母,面對4位老人的養老本就壓力很大,再加上一個老人,他們不一定願意。

有的甚至會只想要得到錢財,而不願意照顧老人,畢竟隔着點,有沒有相處,哪裏來的感情呢。

所以說,沒有子女的老人養老難,哪怕是他們有錢,也得不到那種親人般的關心,內心還是孤獨的。

06第五種養老難的老人:不能自理的老人

人到老年,什麼樣的生活最難,莫過於不能自理。哪怕這個時候他們有錢,日子也不一定好過。

生活不能自理,就算再有錢也不會招人喜歡,哪怕這個人是親生兒女。

要知道,照顧不能自理的老人,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耐心。當老人們生活不能自理時,他們的心裏是恐懼的,脾氣也會隨之變得很不好,暴躁、易怒是常態。

喫飯、生活、衛生方便更是完全需要子女,老話說得好“久病牀前無孝子”,伺候老人的時間長了,哪怕是再孝順的子女,心裏也會覺得累,認爲老人是拖累,就想解脫。

何況現在的社會,生活壓力大,兒女也不一定有時間一直在身邊照顧,哪怕有錢,可以請保姆,請護工,但心理上還是會感覺很痛苦,無助。

他們有錢花不了,也沒有了健康,再也不能想去哪裏就去哪裏,只能躺着等死,天空都是灰色的,又哪裏來的幸福可言。

07寫在最後

人到晚年,養老雖然離不開錢,但是沒有溫暖的日子也是不幸福的,光靠錢也是靠不住的。錢只是利益,而感情纔是最難得的,如果二者皆有,那就最完美。

養老說起來簡單的兩個字,過起來確實難得,一要有健康的身體,二要有孝順的子女,和睦的夫妻關係,哪個都少不了。

如其靠着養老防老的觀念和夫妻關係的束縛,不如在年輕的時候多花些心思,爲自己的養老做準備,打基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