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迷上了蓋碼飯。

不是那種普通的快餐兩葷一素的蓋飯,而是那種湘菜口味的小炒菜蓋碼飯。

自從我被這種迷人的食物俘虜了以後,只要是我家附近能點到的蓋碼飯商家,基本都被我翻了一遍牌子。

過去幾個月裏,我是週一辣椒炒肉,週二小炒黃牛肉,週三爆炒豬肝,週四煙筍臘肉,週五酸辣雞雜。

這裏還要重點推薦一下,我個人最愛的農家一碗香,有蛋有肉有油有飯,一碗下去,三大營養素都備齊了。我還會告訴自己,我喫的根本不是高熱量食物,我喫的是正兒八經的健康餐。每一滴油都是熱量盈餘,每一塊肉和蛋都會變成肌肉維度,每一筆訂單都是在髒增肌的路上更進一步。

湘菜湘菜,猛男的最愛。

01

這幾年,無論是外賣平臺上,還是大街小巷,寫字樓下,商場邊上,蓋碼飯的存在感都越來越強了。

我查了幾家在國內開店數領先的蓋碼飯品牌,大家可以看一下。

耿大叔擂椒蓋碼飯:555家

霸碗蓋碼飯:438家

狀元派長沙蓋碼飯:188家

這還只是純粹的蓋碼飯品牌,還不包括經營廣義湘菜的餐廳,以及區域性發展的小型連鎖品牌。

關於蓋碼飯的崛起,我也看了一些分析,有人覺得是辣味正在一統中餐市場,也有人認爲蓋飯價格實惠才能稱王,還有人覺得風水輪流轉蓋碼飯好景不長。

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但作爲一個喫過20多家不同的蓋碼飯的業餘愛好者,以及餐飲市場的觀察者,我的判斷是:

都要感謝預製菜。

聽到這裏你肯定疑惑,明明蓋碼飯說的都是「猛火現炒」,都在標榜「不用預製菜」,怎麼就和預製菜搭上邊了?

沒錯,蓋碼飯本身就是離預製菜最遠的品類。

只不過如今的蓋碼飯預製菜的關係,已經變成了原力的光明面和黑暗面,預製菜越是鋪天蓋地,蓋碼飯就越受歡迎。預製菜越是無孔不入,蓋碼飯就越得民心。消費者越難在餐廳裏喫到一頓真正現做的飯,蓋碼飯的存在就越顯得珍貴。

消費者對預製菜的不滿,恰好就是蓋碼飯崛起的情緒動力。

02

話說回來,消費者對預製菜意見這麼大,本質也不是預製菜的問題,而是整個餐飲行業的問題。

你開一家小餐館,上面要養活房東,下面要伺候好顧客,左邊是連鎖品牌把價格捲到地板,右邊是各種營銷成本越來越高。

況且還有購物中心這個奇葩的存在,一邊吸走了大量人流,告訴你不進購物中心就沒有客人來你這裏喫飯,一邊房租又不便宜,空間又侷促,有的購物中心開火做飯都成問題,壓根不是爲餐飲企業設計的。

你也不想用預製菜,你也想保留風味和特色,但市場不允許,競爭不允許,上下游不允許。

預製菜的濫用,本質上是餐飲業畸形現狀的集中體現。

光是這樣,消費者也不是不理解餐飲企業的難處,但很多餐飲企業,一邊用着預製菜,一邊還PUA消費者說預製菜就是比現制的更好喫,標準化最能代表消費者利益,鼓動消費者爲預製菜花更多的錢。

這就不能忍了,你佔便宜可以,佔了便宜還這麼跳,還想給消費者當爹,那就不能怪消費者反感預製菜了。

這種反感的集中體現,就是「現做」的概念越來越流行。

年初紅餐網做了個大衆點評的數據統計,發現在上海,「不是預製菜的飯店」的搜索結果高達9萬個,而在北京超過了10萬個。可見消費者苦預製菜久矣。

而這就是很多蓋碼飯商家很聰明的地方了,這些商家會直接在文案裏寫「拒絕預製菜」,會告訴你我們是「猛火現炒」,甚至恨不得把「鍋氣」兩個詞印在腦門上,讓你感覺它和預製菜不共戴天,和中央廚房一生之敵。

所以說,當消費者爲一碗蓋碼飯買單,一定程度也是在用真金白銀,爲預製菜投下一張不信任票。蓋碼飯賣的不止是飯,更是消費者對預製菜的厭煩和恐懼。

03

這當然是情緒營銷,但最牛的營銷,總是基於事實之上。

預製菜的濫用,現制餐飲的弱勢,這是不爭的事實。蓋碼飯也的確是現在這個市場上,最適合扛「反預製菜」這個大旗的品類。

所謂「新鮮」、「鍋氣」,本質上是什麼?是熱乎,是剛出鍋的時候飄着熱氣和香味的樣子。餐飲領域本來就有「一熱抵三鮮」的說法,凡是能把熱乎勁兒做出來的品類,都有「反預製菜」的基因。

比如各種乾鍋砂鍋類,鐵盤燒烤類,都能給人一種很強的現制感。蓋碼飯這種猛火快炒的食物也是同理,當後廚火光四射,熱氣騰騰辛香鮮辣的碼子,蓋着熱乎的白米飯端到顧客面前,在顧客的思維中,它就天然和預製菜劃清了界限。

像我這種喜歡做飯,並且對中餐鍋氣愛得深沉的人,炒個綠葉菜,都要往熱油裏倒涼水,爲的就是那一下升騰的熱氣。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我總覺得哪怕我點的是外賣,有四五十分鐘的配送時長,當我打開餐盒的一瞬間,我依然能感受到殘餘的鍋氣。

也許這就是蓋碼飯的天賦所在。

而且蓋碼飯先進的地方在於,它反預製菜,但並不反餐飲的工業化、連鎖化和標準化。相反,它完全是站在餐飲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上在反預製菜的。

想想看,商家爲什麼愛用預製菜,是因爲現做的菜出餐效率低,影響門店翻檯速度。

蓋碼飯直接給你用上炒菜機器人,反正我只是說現炒有鍋氣,又沒說一定是活人給你炒菜,只要設計好後廚工作流程,設定好菜譜程序,留一個操作機器的員工,四五臺高達一起開工炒菜,讓你感受一下地球聯邦的快樂。

再想想看,商家爲什麼愛用預製菜,是怕連鎖店開多了,出品不夠標準化,質量參差不齊。蓋碼飯就沒有這個問題,因爲這東西很難做得不好喫。或者說,當一種食物裏辣椒香料管夠,又肯寬油伺候,更有碳水加肉,那它就不可能不好喫,哪怕你把小炒肉換成小炒拖鞋也能下去兩碗飯。

04

在我喫蓋碼飯的時候,就會尋思一個問題:這其實是打工人午飯的最優解。因爲對現在的打工人來說,午飯實在是太難解決了。

其實大家對午飯的要求並不高,無非就是有肉有菜,分量能喫飽,並且價格不高。

但現實就是,完全沒得選。這三個要求,已經成了一個不可能三角。

三十以下區間,已經完全被連鎖快餐和料理包包圍,來來回 回就是麻辣燙、米線、黃燜雞、老鄉雞等等。

減肥人士被迫喫的白人飯,價格更是離譜,一個三明治,一份沙拉,賣到四五十也不誇張。

想要正兒八經點個小炒,一份小炒肉三十八,並且不過五片肉,一葷一素都遠超承受範圍。

這也是爲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甘願成爲麥門信徒,成爲窮鬼套餐的擁躉,或者對着東北盒飯流口水,打卡老年食堂的原因。

因爲我們不喜生冷,並且熱愛好好喫飯的習慣,對一餐午飯最樸素的要求,就是熱騰騰的,葷素齊全的。

蓋碼飯這個東西,說起來也毫無特別,就是一種妥協的產物。一份現炒的菜,配上一份足夠喫飽的米飯,如此而已。

各大平臺常常提到的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而對普通人來說,只不過期望一碗熱騰騰的食物,撫一撫胃就可以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IC實驗室”(ID:InsightPlusClub),作者:IC實驗室,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