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5月22日報道,根據俄羅斯國防部21日公佈的消息,由俄羅斯總參謀部指揮的俄羅斯非戰略核武器演習第一階段已在俄南部軍區開始。

據介紹,在演習第一階段俄羅斯南部軍區導彈部隊人員將會演練接收“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專用彈藥、裝備發射車、隱蔽挺進指定陣地並準備導彈發射。參加演習的俄羅斯空天軍人員爲俄羅斯戰機配裝了載有特種彈頭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相關戰機將飛入指定巡邏區域進行訓練。

俄國防部再次強調,本次演習的目的是保持部隊人員和裝備在戰鬥中使用非戰略核武器的狀態,以回應某些西方官員對俄羅斯聯邦的挑釁言論和威脅,並無條件地確保俄羅斯的領土完整和主權。

從俄羅斯國防部公佈的演習視頻來看,此次演習動用了“伊斯坎德爾-M”戰術彈道導彈和“伊斯坎德爾-K”陸基巡航導彈。“伊斯坎德爾-M”戰術彈道導彈彈重超過4500千克,最大射程480千米,可攜帶核彈頭或480千克的常規彈頭,導彈採用複合制導方式:慣導+衛星導航,而末端制導方式有三種選擇,包括雷達末制導、圖像匹配製導和光學制導,命中精度在30米(CEP)以內,具備很強的精確打擊能力。

演習中正在吊裝的“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該導彈可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

“伊斯坎德爾”-K陸基巡航導彈所使用的導彈有兩種型號——9M728和9M729,可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9M729導彈是9M728導彈的現代化升級版,據稱增加了彈頭的重量和改進型制導系統,彈長增加了53釐米,命中精度更高。俄軍方表示,導彈射程減少了10千米,爲480千米。

2023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應白俄羅斯方面的請求,在白俄羅斯部署能夠攜帶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系統以及改進白俄羅斯戰機以攜帶戰術核武器,這是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方面首次在其他國家部署核武器。

此次演習證明“伊斯坎德爾”-K陸基巡航導彈也承擔戰術核打擊任務。

除了“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此次演習還動用了圖-22M3轟炸機、米格-31K多用途截擊機以及“匕首”高超聲速導彈。

圖-22M(北約代號:逆火)是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開發的一型超聲速、後掠翼中程轟炸機,作戰半徑約爲2400千米,圖-22M3是升級版本,最新升級版本圖-22M3M增加了加油管,增加作戰半徑。此外,圖-22M3M轟炸機還換裝了新型NV-45雷達和電子設備,性能有所提升。圖-22M3可攜帶核炸彈和“匕首”高超聲速導彈。

此次演習未公佈圖-22M3轟炸機使用何種戰術核武器,有可能內部彈艙掛載了核炸彈。

米格-31K截擊機機腹下方掛載了“匕首”導彈,彈頭部分採用紅色塗裝,而以往常規彈頭的“匕首”導彈採用灰色塗裝。

“匕首”高超聲速導彈最大射程接近2000千米、最大速度達到10馬赫,可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由經過改造的米格-31K截擊機或圖-22M3轟炸機攜帶。2022年3月,俄國防部宣佈,採用“匕首”高超聲速導彈摧毀了位於烏克蘭伊萬-弗蘭科夫州的一處烏軍大型導彈和航空彈藥庫,這是該導彈首次參加實戰。

對於此次非戰略核武器演習的目的。俄羅斯國防部此前在一份聲明中說:“在演習期間,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對非戰略核武器的準備和使用進行訓練。”在“某些西方官員對俄羅斯發表挑釁性言論和進行威脅”之後,此次訓練旨在“保持”俄軍隊的“準備狀態”。

欄目主編:秦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