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增祿

昨天,我們詳細聊了地產和產業鏈建材的投資機會,今天的市場就在圍繞這一大板塊演繹,多隻成份股掀起了漲停潮。地產是我們今年以來多次提及的賽道,投資邏輯嘛就不再重複了,感興趣的“投資老友”可以瀏覽往期文章。

今天,我們要聊聊另一個重磅賽道——中藥。

因爲我們發現久未露面的深圳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20日現身“藥茅”片仔癀股東大會現場,再度破除市場關於林園“退出”片仔癀的傳言。

其實,年內,經過此前兩輪上漲行情,近日中藥板塊整體走勢有所回調,但主流觀點依然很看好行業的發展前景,認爲賽道已進入黃金五年,未來會有大行情出現。

剛剛落下帷幕不久的“雙財報”顯示,2023年,中藥板塊整體實現營業總收入3721.23億元,同比增長5.94%;實現歸母淨利潤335.89億元,同比增長34.27%,是醫藥細分行業中利潤增速最優的板塊(見表1)。

但受2023年一季度疫情放開後感冒發燒四類藥、中藥滋補品需求旺盛,高基數的影響,今年一季度,中藥板塊盈利略有承壓。報告期內,板塊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011.99億元,同比下滑0.81%;實現歸母淨利潤127.21億元,同比下滑7.9%。不過,隨着後續高基數效應的減弱,中藥企業營收及利潤增速也有望繼續上行。且統計顯示,近兩個報告期,也仍有15只中藥股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持續增長(見表2)。

與此同時,統計發現,多數中藥企業十分重視投資者回報,73家中藥公司,56家2023年度實施或擬實施現金分紅。經測算,板塊整體分紅總額約203億元,個股中,大唐藥業、沃華醫藥等公司的現金分紅比例均超過了90%。(見表3,現金分紅比例超過50%的完整名單也可掃碼向聯繫您的工作人員索取

另外,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醫藥板塊整體、細分行業的估值水平均持續下降,以最新收盤價統計,醫藥板塊的整體動態市盈率約27.2倍,中藥板塊的動態市盈率約26.28倍。

東吳證券表示,強烈看多中藥板塊二季度的行情。首先,隨着當前市場對確定性高紅利個股的追捧,醫藥板塊中具備低估值、高紅利等確定性高的資產主要聚焦在中藥領域。其次,醫藥板塊2023年全年增速表現爲前低後高,尤其是中藥2023年一季度疫情放開後顯著受益,2024年一季度在前期高基數背景下表現爲增速較低,但二、三季度隨着高基數問題的解決,有望明顯提速。

招商證券也認爲,在政策鼓勵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背景下,伴隨國企改革和基藥目錄等催化事件落地,中藥板塊仍具有配置性價比,建議關注以下三類企業:1.具備強渠道、品牌和產品三大能力的OTC企業,如華潤三九、東阿阿膠、太極集團、雲南白藥、羚銳製藥、江中藥業等;2.具備創新能力、在研管線豐富的院內中藥企業,如以嶺藥業、康緣藥業、天士力、方盛製藥、佐力藥業等;3.具備深護城河的中華老字號,並且擁有國企改革預期的標的,如同仁堂、片仔癀、達仁堂、昆藥集團等。

此前,解密行業龍頭的彭祖也明確表示,中藥賽道已進入黃金五年邏輯是:

1.國家鼓勵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方向從未改變,打出一系列“組合拳”,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2.中藥股息率位居醫藥細分板塊前列,高股息中藥標的,業績穩健增長下,高分紅具有一定持續性;

3.中藥板塊未來仍有催化:基藥目錄雖遲,但會來,目錄調整帶來業績彈性。所以中藥是消費端裏爲數不多走慢牛市板塊,同時也有資金在跟隨。

我們已爲大家爭取了100個與彭祖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關於醫藥賽道或其他領域的投資機會,投資老友們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限時免費】領取。

其實一直以來,中藥股也都是各方機構投資者、投資大佬們的心頭好。以今年一季度末的機構持倉情況統計,重倉東阿阿膠的機構產品超過百隻,重倉濟川藥業、華潤三九、片仔癀、同仁堂等公司的機構產品也都在30只以上。

長期對中藥行業十分看好的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雖然自2020年四季度開始,由其管理產品退出了片仔癀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但他也曾公開表示,只是對持倉進行了分拆。而隨着近日上市公司開始陸續召開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林園也蒞臨現場,並拍照留念,表示現場人很多(見圖1)。進一步佐證了他仍是公司大股東的事實。

一季報顯示,由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一季度末以1380萬股的持倉位居同仁堂第五大股東,且翻看歷史數據,馮柳首次現身公司大股東名單的時間在2020年三季度末,至今已持續持倉15個報告期。不過,自建倉以來,馮柳只在2020年四季度進行過一次加倉,此後則多次進行了逢高減持的操作,而其公開重倉以來,公司股價已累計上漲超70%(見圖2)。

(文中提及個股僅爲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