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鄧麗君突然病逝,母親趙素桂卻平靜地說了句:麗君走的是時候

1995年5月8日下午,一代歌后鄧麗君在泰國清邁因心臟病發作突然離世。她的朋友表示,鄧麗君此前和朋友正在旅遊,回到旅店之後兩人一起到外面購物,鄧麗君突然感覺到身體不適就留在房中休息。

後來他呼吸困難,向酒店工作人員求救未果。當他的好友回到旅店的時候卻發現鄧麗君已經被抬上了救護車。醫生告訴他們,鄧麗君在送到醫院的前一個小時就已經停止了呼吸,醫生盡力搶救最後也沒有辦法,宣佈了鄧麗君的死亡。



面對鄧麗君的逝世,喜歡她的所有人都悲痛不已,但對此,她的母親卻非常淡定,她甚至說了一句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麗君走的是時候。”那麼,她的母親爲何會說這樣的話呢?

對於上個世紀的人來說,鄧麗君就是一個時代的符號。鄧麗君是一個生於臺灣軍人家庭的女子,甚至在當年大陸的報紙、雜誌和電視臺上都很少出現她的名字。但意外的是,她卻成爲了海峽兩岸幾代人心中的偶像。

不知不覺中,鄧麗君成爲了連接兩岸的文化符號,也給分隔兩岸的中國人之間搭建了一座文化的橋樑。

一位臺灣的音樂人指出,鄧麗君當年在臺灣雖然是紅人,但其實成爲巨星,是在她進入大陸後。大陸改革開放之初,鄧麗君的歌聲很快俘獲了大陸民衆的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捧她。

然而,就是這樣的高度,也讓鄧麗君此生唯一的一大遺憾,沒能踏上大陸的熱土。雖然兩岸的民衆也都紛紛期待着能見到她,但始終沒能成行,成爲兩岸文化交流史上無法彌補的遺憾。



鄧麗君身高1.64米,有一張可人俏麗的圓臉。她生性開朗活潑,在娛樂圈中從業30多年,有着驕人的成績。這也和她堅強的性格,勤奮刻苦和過人的天分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她剛去香港發展的時候,不會講廣東話,她就一字一句地學,很快就學會了粵語歌。她不但粵語學得好,英語和日語也是自學而成,在香港,她憑藉着自己的努力打出了一番天地。

1984年,她首創香港個人大型演唱會多場爆滿記錄,在香港樂壇也留下了她輝煌的一頁。

但這樣的一代歌后的突然離世,也讓許多的歌迷無法接受。

關於她的死因,也衆說紛紜。她的逝世也推動她的唱片再度升溫,唱片公司也逐漸推出了一些紀念專輯。

與此同時,鄧麗君的去世也引起了香港、臺灣、日本、泰國等媒體的注意。爲此,臺灣殯儀業也爆發了承包葬禮權的爭奪戰,因爲能包攬這樣引人注目的葬禮,也是一次大的宣傳。



當初,鄧麗君在泰國猝死,家人需要辦的後事很多,也有不少墓園爭取要爲她家辦理後事。

鄧家原本想要把鄧麗君安葬在金寶山上,但又拿不出大筆的喪葬費用,於是只好打電話給集團的總裁曹日章。

由於鄧麗君是國際知名藝人,所以董事會也很快處理了這件事。曹日章表示,100萬也可以,10萬也可以,真的沒辦法,一塊錢也行。

因爲按照習俗,墓地是不能送的。後來,鄧家人真的只付了一塊錢,曹日章也就開了一塊錢的發票。

不過,鄧家也付了50萬元的增值稅,鄧母也給女兒選了一個安靜的地方。

後來,鄧家還把鄧父的骨灰遷到了旁邊陪伴鄧麗君。在父親過世時,鄧麗君就曾說道,她以後不要待在一個黑黑的小盒子裏,她不喜歡陰暗的空間。



所以鄧家爲他準備了一個視野開闊,坐山朝海的地方,並且爲了防腐,也抽掉了空氣,可以保證50年不腐爛。

對於鄧麗君的逝去,所有人都非常痛心,但與之形成明顯對比的鄧母,卻非常淡定。在鄧麗君的葬禮上,所有人都悲痛欲絕,只有鄧母卻平靜地說了一句:“麗君走得是時候。”

原來,鄧麗君表明風光無限,但從小人生坎坷,小時候重病纏身,哮喘一直伴隨她一生。而在她成年之後,感情生活也不順利。

而且她還有腎臟方面的疾病,積勞成疾,爲她也用了不少含有激素的藥物,也讓她全身浮腫。在泰國旅遊的那段時間,鄧麗君的哮喘也曾發作了好幾次。

因此,作爲母親的趙素桂看在眼裏,直到女兒被病魔折磨的痛苦,也坦然地表示女兒的離開其實也是一種解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