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寧墨 

3只固態電池概念股年內獲外資大手筆買入。

全固態電池幹法制備取得新突破

據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消息,該所固態能源系統技術中心研究團隊利用熔融黏結技術,幹法制備出具有出色柔韌性的超薄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膜,其優異的力學性能、離子電導率以及應力耗散特性可有效抑制電池內部應力不均導致的機械失效。運用該方法制備出的一體化全固態電池具有優異的界面穩定性、長循環性能。

目前,液態電池爲全球鋰電池主流技術,工藝及供應鏈成熟,成本低,但電池本徵安全問題及能量密度限制其進一步發展。全固態電池使用固體電解質替代易燃易爆的電解液,實現電池本徵安全,同時可以應用更高比容量的正負極材料,打開鋰電池能量密度天花板,成爲全面提升鋰電池性能的必然選擇。

根據不同的電解質類型,固態電池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種技術路線。相比其他兩類材質的固態電池,硫化物電解質離子電導率最高,電化學窗口寬,柔度和可塑性好,是目前最理想的固態電解質之一。

目前海外主要企業如Solid Power、豐田、三星SDI等企業均選擇硫化物路線作爲固態電池技術方向,並以研發全固態電池爲主;國內企業如衛藍、清陶等均選擇氧化物路線,並先行研製、生產半固態電池。雖各企業技術路徑選擇具有一定差異,但從現有趨勢來看,氧化物與半固態、硫化物與全固態成爲主流搭配,硫化物或成爲全固態電池終局技術路徑。

該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對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具有重要意義,爲全固態電池未來科學研究和工藝技術發展提供了有力參考。

多家A股公司透露布局進展

A股市場上,多家公司近期通過互動平臺透露了其佈局進展情況。

藍海華騰投資的高能時代硫化物全固態鋰電池研發進展順利,目前已經完成20Ah級全固態電芯A樣開發,同時高能時代正在搭建中試線,預計2024年年底可以實現5Ah以內小電芯量產。該股近期表現強勢,月K線已三連陽,股價自2月低點的最高漲幅超200%。

廈鎢新能在固態電池正極材料方面,聚焦於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的匹配問題,在鹵化物和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均實現初期量產。

容百科技已完成硫化物、氧化物等多種固態電解質材料的開發,並且成功開發溼法、乾電極製備固態電解質膜技術,已與海內外客戶展開合作,並獲得客戶好評。

當升科技在固態鋰電正極材料及固態電解質領域已開展多年研發投入,已係統佈局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主流固態電池用關鍵材料技術路線,可應用於半固態及全固態電池,相關固態鋰電產品已實現批量銷售。

恩捷股份在3年前就佈局了全固態項目,主要從事全固態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等相關材料的研發工作,並於2023年實現了技術和量產上的突破。

多國政策支持固態電池發展

行業需求將高速增長

近年來,各國加速佈局固態電池產業,推出相關政策和計劃,明確固態電池主要發展目標。

如美國由能源部出資,初創公司主導研發,並與衆多車企達成合作,目標在2030年固態電池到能量密度達500Wh/kg。日本打造車企和電池廠共同研發體系,力爭2030年實現全固態電池商業化,能量密度目標500Wh/kg。

國內來看,2020年10月,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領頭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指出,到2025年、2030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需要分別達到400Wh/kg和500Wh/kg。當前液態鋰電池體系較難實現能量密度超過300Wh/kg,因此計劃以固態電池爲重點發展目標,來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並降低其成本。

2023年1月,由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出加強固態電池標準體系的研究。

據國盛證券預測,2025年全球固態電池需求量爲17.3GWh,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有望超200GWh的市場規模,2025年—2030年年複合增長率達65.8%。

在行業層面,由於固態電池的優勢在於安全和續航,未來有望在飛行端、新能源車端、消費電子端以及儲能端都會有所應用。例如,在飛行端,低空經濟有望打開固態電池成長空間。

2024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7年,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將在城市空中交通、物流和應急服務等領域實現商業化運營;到2030年,低空經濟規模預計將達到萬億級別。

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如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對電池技術提出嚴苛標準,強調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倍率性能,這與固態電池的特性高度契合。作爲eVTOL的關鍵組成部分,電池性能直接影響其性能表現和市場接納程度,eVTOL的快速發展有望加速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

機構扎堆看好這些股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固態電池概念股中,億緯鋰能、新宙邦等16股獲得10家以上機構積極型(含買入、增持、強烈推薦等)評級且機構一致預測今年淨利潤增速有望超20%。其中中天科技、廣汽集團、珠海冠宇3股年內獲北上資金大手筆買入。

中天科技獲18家機構一致預測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3.7%,年內獲北上資金淨買入1.06億股。中天科技4月11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前期已經佈局固態電池研究,目前基於已有產線半固態電池已經中試完成。

廣汽集團獲10家機構一致預測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1.28%,年內獲北上資金淨買入2889.4萬股。廣汽集團去年11月在其官微上表示,廣汽埃安實驗室通過固態電解質成分特殊設計,在負極表面誘導形成界面緩衝層,可有效降低界面阻抗,同時提升界面穩定性。解決了常規固態電池界面因固固接觸導致的接觸阻抗大、穩定性較差的問題及其進一步引發的電量嚴重衰減、壽命縮短的問題,實現了固態電池從實驗室走向量產應用的突破。

珠海冠宇獲14家機構一致預測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33.7%,年內獲北上資金淨買入1126.42萬股。珠海冠宇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公司開發了固態電池專用正極材料,有效解決了固態電池正極與電解質界面兼容性差的問題,並運用該固態電解質膜和專用正極材料製備出了能量密度高達350Wh/kg的固態電池樣品。通過持續研發改進,目前公司的固態電池樣品已具備了良好的安全性能及循環壽命。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