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邵玉姿

綁紮鋼筋、搭腳手架、安裝模版、澆築混凝土,每道工序緊密銜接、次第推進,工人24小時倒班作業,人歇工不停。近日,在河北保定東三環黃花溝雨水泵站擴建工程項目建設現場看到,新建的雨水泵站已現規模。

“工程佔地7.43畝,在原有泵站廠區內解決,不新增用地。目前,土方開挖、基坑圍護結構、池底抗拔樁、蓄水池底筏板已全部完成。”保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排水服務中心主任王建興介紹,東三環黃花溝雨水泵站擴建工程是針對保定市城市人口密集的低窪積水區域進行的排水設施提升,是城市排水防澇補短板行動的具體內容。

“擴建前,東三環黃花溝泵站排水能力僅能滿足0.25年一遇降雨,一旦遭遇短時強降雨,容易給道路交通造成影響,甚至斷交。”王建興說,泵站擴建後,排水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城市內澇問題會大大緩解。項目與泵站合建初雨調蓄池,能夠將降雨初期受到嚴重污染的初期雨水進行收集調蓄,待雨停後再提升排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可有效降低進入水系中的污染物含量,對於保護白洋淀水質安全也具有重要意義。

眼下,涿州市區15個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項目加緊推進。“爲了降低施工給居民帶來的影響,我們進料、卸料都錯開上下班高峯時段,而且採取溼式作業法,減少揚塵。”涿州市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負責人孫立說,15個小區共涉及住宅樓72棟、居民3260戶,總投資約1619.5萬元。

受去年夏季特大洪澇災害影響,涿州城區部分老舊小區相繼出現排水設施受損、污水井坍塌、管道堵塞、路面下陷等現象。爲有效補足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提高防災抗災能力,解決城市內澇和老舊小區排水系統存在問題,涿州市對15個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區實施了雨污分流改造。

“由於都是老舊小區,地下管道多,所以施工過程中,40%是機械作業,60%需要人工。”孫立說,工程在汛期前完成。建成後,可有效改善老舊小區排水系統現狀,在提升水質的同時也將美化市容環境,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