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鍾雨欣

編 輯丨蔡姝越

圖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梁遠浩 攝

近日,抖音、快手、微信三大平臺公佈了微短劇備案細則。

微信要求,從5月27日起,製作成本低於30萬元的微短劇需提交成本配置比例報告,經審覈後獲得備案號。抖音和快手則要求,6月1日起上架的微短劇一律實行審覈備案。

總裁追妻、重生復仇、贅婿逆襲、甜寵虐戀……2023年以來,微短劇進入大衆視野,以節奏快、爽點多收穫了大批流量。但火爆背後,內容同質、導向低俗、製作粗糙等問題“埋雷”,行業如何從野蠻生長到合規化發展,已成爲各方不可忽視的必答題。


無備案,不播出

據媒體報道,微信平臺近日發佈微短劇備案機制調整新規,從今年5月27日起,製作成本低於30萬元的微短劇需提交成本配置比例報告,經審覈後獲得備案號。已通過審查的劇如需變更,需符合規定或提交申請。

抖音則要求,5月30日前所有已上線播出的短劇需按照模板準備材料,平臺在5月17日和5月23日開放上傳入口。6月1日起新上線的短劇,上傳抖音平臺時需填寫以下材料,包括成本配置比例情況報告表和片酬承諾書,將材料上傳到抖音後再由平臺統一向省級廣電備案。

快手公告稱,6月1號起,無備案號的微短劇作品,禁止在平臺經營推廣。平臺將對6月1號起,在平臺經營微短劇作品進行審覈,開發者不得采用技術手段躲避/對抗相關要求,否則將根據問題嚴重性,最高採取封禁小程序的方式進行處理。現有微短劇小程序開發者需要在5月30號前完成審覈系統接入工作。延期接入將影響小程序正常經營。

微短劇監管趨嚴正在成爲行業共識。4月起,多地廣電主管部門、短劇製作公司收到《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相關通知,根據該提示,從今年6月1日起,未經審覈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從分類來看,不同微短劇按總投資額度被分爲三類,採取分類分層審覈:投資額度在100萬元以上的“重點微短劇”歸廣電總局管理,30萬元到100萬元之間的“普通微短劇”歸省級廣電部門管理,30萬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劇”歸平臺管理。

2022年11月,廣電總局集中利用3個月時間,組織開展了“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線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審美惡俗等內容的微短劇25300多部、計1365004集,下架含有違規內容的“小程序”2420個。

去年11月,廣電總局再次開展爲期一個月的專項短劇治理工作,圍繞網絡微短劇的導向、片名、內容、審美、人員、宣傳、播出等方面,加大違規網絡微短劇處置和曝光力度,進一步優化算法推薦,完善廣告推流審覈機制。同時從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覈細則》、建立“黑名單”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細化管理舉措。


不僅要“爽”,更要合規

《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上線當天充值過2000萬元,《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24小時用戶充值金額破1200萬元,《閃婚後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24小時充值流水突破2000萬元……微短劇行業不缺“吸金神話”,這也是它吸引衆多從業者的關鍵因素。

艾媒諮詢《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呈上升趨勢,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同比上升267.65%;預計2027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超1000億元。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網絡微短劇發行量達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總和的2倍。

什麼題材的短劇最吸引觀衆?夸克App 3月發佈的《夸克短劇熱搜榜追劇指南》顯示,《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愛在黎明前降落》《病嬌反派攻略計劃》《我居然閃婚了禁慾男神》《玫瑰冠冕》五部短劇位列年輕人熱搜短劇排名前五。這些作品覆蓋了愛情、現代、穿越、古裝、逆襲等題材元素,集中體現了年輕觀衆最喜愛的短劇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線上招聘軟件搜索“短劇編劇”相關崗位,發現不少招聘方在崗位要求中強調劇本要“節奏快、衝突強、人設出彩”,期望編劇“熟悉男頻、女頻方向,霸總、贅婿、小人物逆襲等下沉題材,擅長打臉爽劇最佳。”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指出,當前我國微短劇市場處於高速增長階段,提供了新的商業業態以及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內容質量有待提升,大部分的微短劇缺乏邏輯性和藝術性。二是題材同質化競爭激烈,比如穿越、重生等等,大多以“爽”爲內核,出現大量“土味”、“狗血”劇情。三是從業者版權保護意識淡薄,抄襲、盜版現象嚴重,侵害了原創作者的正當權益。

“在微短劇行業實行備案制度其實是一種必然。”張毅分析,過去微短劇製作門檻低、耗時短,有些公司會爲了追求流量選擇製作內容低俗的作品來“抓眼球”,行業迫切需要規範引導。備案制度的落地,雖然短期內可能會增加製作方的合規運營成本,但長遠來看,有利於提升微短劇整體的內容質量,推動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董丹林

21君薦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