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体当中,但近年来,高血压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那么,哪些人容易患上高血压?如何预防高血压?5月22日,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栏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谢华强,为大家答疑解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谢华强指出,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应激、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人群,应该特别注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谢华强解释,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有高血压家族史,也就是父母或近亲有高血压,那么子女或其他亲属也更容易患高血压。而肥胖、超重也与血压升高之间关系密切,肥胖、超重本身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的升高引发并加重血压的升高,脂肪细胞还会分泌与释放血管收缩因子,导致外周血管的收缩引发血压的升高。我们通常使用体重指数来判断体重是否合适,计算公式为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体重指数18.5~23.9千克/平方米为正常体重,当体重指数>24千克/平方米为超重,≥28千克/平方米为肥胖。

此外,饮食结构不合理也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如过量摄入盐分、油脂和糖分,以及长期吸烟、饮酒,这些不良习惯会损害血管功能,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血压升高。同时,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状态不平衡,精神应激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动过速,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压升高,从而诱发疾病。另外,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也是患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会导致睡眠期间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而血压升高程度与打鼾的病程和严重程度有关。

高血压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遗传因素不可控,但环境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可防可控。谢华强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钠盐摄入,每天每人钠盐摄入不超过6g,可增加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同时,适量摄入多谷物、豆制品、奶制品、水果、新鲜蔬菜,以及戒烟限酒,保持合理的膳食。此外,要控制体重,多进行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呼吸训练、拉伸训练等运动,保持心理平衡,避免焦虑、烦躁等情绪,并保持有效睡眠时间和改善睡眠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