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熙的殘忍成性,逐漸發展到登峯造極的地步。他的皇后,苻氏死去了,慕容熙哭天號地,痛不欲生。他向全國下令:上至公卿,下至老百姓,每一家都要出人去給苻氏修建墓室,幾乎耗盡了後燕府庫的儲藏。尤其慘無人道的是,慕容熙要用美女和大臣爲苻氏殉葬,連高級官吏右僕射韋寥等人,也都在家梳洗沭浴,穿戴得整整齊齊,隨時等着被拉走殉葬。

賦稅徭役,榨得人們骨幹髓盡;恐怖、暴政,使得人人感到朝不保夕。人心思亂,都盼着慕容熙早點垮臺。當時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民謠:

一束藁,

兩頭燃,

禿頭小兒來滅燕。

意思是:一捆禾杆兩頭燃燒,一個叫禿頭小兒的青年男子,就要來把後燕滅掉。“藁”字燒去上面的草字頭和下面的禾字,就剩下了“高”字,這裏是指高雲。高雲的父親叫高拔,小名叫禿頭,所以把高雲又叫作“禿頭小兒”。這首民謠有可能是馮跋造出來的,但是能夠流傳開,反映了人們渴望後燕滅亡、高雲出來執政的願望。

馮跋兄弟雖然躲在深山大澤裏,對外面的情況卻是一清二楚。此時因爲符氏之死而激起的風波,使馮氏兄弟感到採取行動的時機到了,馮跋對他的兩個弟弟(馮素弗、馮弘)說,“慕容熙爲人昏庸暴虐,對我們兄弟恨之入骨。現在,我們已經是沒有退路可走,但也不能坐着等死。我們應該抓住當前人心思亂的好機會,推翻慕容熙,建立我們自己的公侯事業!如果行動不成功,再死也不晚。”

兩兄弟都很同意。他們便邀集了素日誌向相投的高雲等二十二人,跪拜結盟,並推舉深孚衆望的高雲爲盟主,積極策劃推翻慕容熙的部署。

政變的時間,選擇在慕容熙出城爲苻氏送葬的時候。準備政變的那天早晨,馮跋兄弟坐在一輛車裏,車前掛着厚厚的布簾,並由一個婦女趕車,神不知鬼不覺地混進了和龍城(今朝陽),躲在北部司馬孫護的家裏。

爲苻氏送葬的時間到了,慕容熙披散着頭髮,光着腳,哭天號地隨着大批送葬隊伍向城外墓地走去。而且,最後見符氏之面的時候,慕容熙竟然脫掉衣服,對符氏進行了“姦屍”,這更引起了侍衛部隊的反感。

馮跋早就偵探清楚,對慕容熙最爲不滿的人是正在爲慕容熙修築苑囿的五千多伕役和士兵。所以,他帶着馮素弗來到工地,他們一宣佈要起來反抗慕容熙,人人都願意聽從馮跋的指揮。馮跋指揮他們乘城中空虛,搶佔四處城門。在城外正爲苻氏入葬的慕容熙,得知馮跋政變的消息後,滿不在乎地說:“這幫人不過是一幫鼠竊狗偷的烏合之衆,我這就回去把他們全部殺掉!”

他攏上披散的頭髮,穿上盔甲,領着兵馬,火急回城。夜半的時候,趕到了北門。原來以爲會輕而易舉地破門而入,沒想到參加政變的士兵們個個奮勇,人人爭先,把慕容熙打得落荒而逃。慕容熙一看大勢已去,便脫去龍袍,摘下皇冠,揀起一件老百姓的衣服換上,跑到城外龍騰苑的樹林子裏藏起來。勝利了的士兵們,一心要抓到他,點起燈籠火把,到處搜尋,終於把慕容熙從黑暗角落裏拉了出來,一刀斬掉。

政變成功了。實際領導者是馮跋,但是爲了利用高雲的聲望和號召力,馮跋擁戴高雲做了天王,改國號爲大燕。高雲拜馮跋爲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徵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事、武邑公,幾乎把軍國大權都交給了馮跋。

莫名其妙的又一次政變

高雲從一個侍御郎,一下子成了大燕的最高統治者,內心常懷恐懼,時刻害怕有人害他。因此,他養了離班、桃仁兩個當時號稱武功最高的武士,睡覺喫飯不離左右地保衛自己。爲了使離班、桃仁死心.塌地效忠自己,他賞給兩個人的錢財多達數千萬。沒想到,兩個武士看到高雲軟弱可欺,竟把他殺掉了,企圖憑藉武功自己也過過皇帝癮。

馮跋聞訊,率隊迅速除掉了離班、桃仁。高雲死後,文武官吏一致推舉馮跋做燕王,馮跋推辭說:“我的兄弟馮素弗很有才能,籌劃推翻慕容熙,掃清殘餘勢力,都是他的功勞,應該請他爲王"。

馮素弗堅持不肯,他說:“你是兄長,理應由你爲王。”經過文武百官的再三跪請,馮跋才就了王位,國號仍然叫燕。爲了與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等諸燕政權相區別,歷史上把馮跋的燕政權叫作北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