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車交出了一份不夠理想的成績單。

2024年一季度財報,公司實現營收256億元,同比增長36.4%,環比下滑38.6%;淨利潤5.91億元,同比下降36.7%,環比減少89.7%。與去年四季度相比,理想汽車一季度營收、淨利潤均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理想汽車裁員的消息也引發外界關注。5月22日,理想內部員工許鵬鵬(化名)告訴上游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目前理想汽車正在進行裁員,涉及所有部門,具體比例不詳。

談及當前理想遇到的難題,5月22日,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向上遊新聞記者表示,理想目前主要產品爲增程式電動車,需要推出更多車型。“只要是市場上銷量高的車型,理想都需要開發去填補空白,不能侷限於增程式。”張翔談到,目前理想汽車大部分車型價格處於30萬元以上,需要推出其他價格區間的產品彌補市場空白,以提高銷量。

理想L8。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官網截圖

理想近期“不理想”

2023年理想營收約1239億元,成爲中國首家年營收過千億元的造車新勢力,然而卻在2024年一季度“翻車”。

具體來看,理想汽車一季度毛利率爲20.6%,去年同期爲20.4%,去年第四季度爲23.5%;車輛毛利率19.3%,去年同期爲19.8%,去年第四季度爲22.7%。“車輛毛利率較2023年第四季度下降主要由於2024年第一季度定價策略變化導致的平均售價降低及在2023年第四季度基於更新的未來保修成本預估衝回了部分質保準備金。”理想汽車在財報中稱。

今年4月,理想汽車宣佈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採用全新的價格體系,L系降價1.8萬元-2萬元,MEGA降價3萬元,同時爲2024款理想L7、L8、L9及MEGA的已提車車主提供現金回饋。

而在今年一季度多家車企掀起價格戰的背景下,理想迎來了更加激烈的市場挑戰。今年一季度公司共交付8.04萬輛新車,同比增長52.9%,但環比減少39%。

而在理想公佈財報的同時,公司裁員計劃也正在進行。據《21世紀經濟報道》,理想汽車此次整體優化比例超18%。據其2023年財報,理想汽車擁有近3.16萬名員工,照此計算,這輪優化涉及超過5600人。

許鵬鵬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此次裁員計劃涉及公司所有部門。“全公司層面的(裁員)吧,沒有一個部門躲得過。還是太捲了,大家都沒有安全感。”許鵬鵬向上遊新聞記者表示。

“全員裁,研發也不留情。”理想北京基地前員工張磊(化名)告訴記者,自己早上被告知裁員,晚上飛書賬號就被停用,他認爲裁員與銷量不佳有關。

針對有關消息,5月21日,上游新聞記者詢問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未獲有效答覆。

“我們這次組織調整核心的變化是成立質量運營團隊,爲了讓業務專注於做高質量的決策,不需要將大量時間用於重複的運營工作上,以提升執行效率。組織升級一般需要12-24個月才能看到顯著的成果,等到2025年會看得更加清晰。”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

推遲發佈純電產品,將給對手更多機會

在MEGA不達目標、開啓裁員計劃的同時,理想汽車又宣佈了一項重大決策:今年內不再發布新的純電車型。

這一決策變化來得相當之快。就在今年2月,理想汽車還在公告中稱,2024年將是理想汽車史無前例的產品大年,會有4款增程車型和4款純電車型,共計8款車型構成極具競爭力的產品組合,共同滿足家庭用戶的需求。

理想汽車2024年2月1日公告截圖。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現在,理想決定將純電SUV產品放在明年上半年推出。“現階段銷售中高端純電SUV,足夠多的自營超充樁是必要條件,我們認爲,當自營的超充樁數量達到和特斯拉中國相近的數量時,纔是產品推向市場的合適時機。”李想還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同時公司將新增足夠多的門店展位。

張翔向上遊新聞記者分析,按照李想的說法,高端純電SUV必須要配800伏或900伏的系統,但現階段超充站保有量少,依靠第三方超充站短期難以提升超充體驗,理想需要自營超充站。“我贊同他的說法,在當下他的營銷策略是對的。”張翔說。

“在充電網絡方面,截至5月19日,理想汽車已開放運營404座理想超充站、配備1770根充電樁。”李想表示。

據《新聞晨報》,截至2024年3月,理想競爭對手特斯拉在中國大陸已佈局1900多座超級充電站、700多座目的地充電站,100%覆蓋中國大陸地區所有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另據蔚來汽車官方微博,截至今年4月30日,蔚來累計佈局換電站2411座、充電樁22092根。

“純電是理想成功的關鍵。”張翔談到,理想一旦進入純電領域就會跟蔚來等品牌產生競爭。而此時,理想宣佈推遲純電SUV產品的發佈,無異於給了競爭對手更多機會。

“理想對純電比較猶豫還是考慮到純電不是擅長的領域。”張翔認爲純電賽道已有多家車企佈局,理想進入該領域風險較大。

以增程式電動車起家的理想在今年3月發佈了首款純電車型MEGA,但成績並不樂觀。據搜狐汽車,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4月,理想MEGA的狹義批發銷量爲1145輛,該數據在今年3月爲3229輛,未能實現官方定下的8000輛/月的交付目標。

“他不想再有第二款失敗的車型,只是延遲進入純電領域的話,就會讓理想錯過這個大好時機。”張翔表示。

談及目前國內純電汽車的發展,5月21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目前我國純電車型領域發展迅速,但還存在充電設施不足、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慢等問題。“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基礎設施的完善,純電車型領域的發展前景廣闊。同時,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環保理念等因素也將影響純電車型賽道的未來發展。”張孝榮說道。

張翔也表示,目前純電車型領域電池技術還不夠成熟,可靠性不夠高,難以與燃油車競爭。“消費者買純電車還是衝着補貼、牌照去的,包括基礎設施的建設,充電體驗沒有加油這麼好。”同時張翔也談到,未來純電大概率上會成爲取代燃油汽車的主要技術路線。

上游新聞記者 齊鑫

編輯:鄒渝責編:郎清湘,官毅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