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庫迪和瑞幸這場沒有贏家的戰爭中,陸正耀與過去的自己說再見。

作者:李夢冉編輯:呂鑫燚出品:零售商業財經ID:Retail-Finance

庫迪,終於不再懟着瑞幸打,開始走屬於自己的路。

5月21日,庫迪咖啡正式宣佈推出便捷店型“COTTIExpress”。據庫迪相關人員介紹,該店型爲店中店,具有佔地面積小、投資小、盈虧平衡點低等三大特點,未來將廣泛植入到便利店、連鎖餐廳等各類業態和各種場景。

放在其他品牌身上,做創新探索理所當然,但對於始終跟隨瑞幸腳步的庫迪而言,在瑞幸尚未涉水相同店型時,庫迪的這番舉動還真是大姑娘拜天地——頭一遭。

於庫迪而言,店中店的嘗試,絕不只是簡單的求變,其背後透出兩個風向:

一是庫迪亟需更靈活、抗風險能力更強的運營模式,這映射出庫迪當下的日子並不好過;

二是陸正耀和庫迪開始放下對瑞幸的執念,想要找到屬於庫迪的解法。

圖源:零售商業財經

從新店型的運營成本來看,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曾表示,門店變小後,房租成本從6元降至1.2元。相比於傳統店面模式,這種店中店、便攜式店型投資成本更小,聯營商所承擔風險也大大降低。

以更靈活的經營模式入局,庫迪此舉有意降低加盟門檻,提升聯營商經營效率,吸引更多聯營商入局,進而提升庫迪咖啡整體門店規模。

如此謹慎的經營模式,着實不像陸正耀的風格。庫迪風向的轉變,一定程度上源自陸正耀觀念的轉舵。畢竟,創始人的性格底色纔是一家品牌的真正基因。

據悉,今年初陸正耀開始提出“風險意識”,這是陸正耀此前鮮少提及的觀點,也並不是其作爲連續創業者始終堅持的觀念。在他的創業故事中,“速度”纔是第一性原理,這點從瑞幸咖啡僅成立18個月就衝擊美股上市的動作中也能看出。

圖源:網絡

陸正耀的“風險意識”和庫迪的經營情況息息相關,隨着瑞幸9.9元活動縮水,這場咖啡界的荒唐戰爭已漸有熄火之勢,而戰爭發起人陸正耀,也受9.9拖累,門店無法分攤成本,重金補貼下,庫迪亟需更穩健的發展路線。

當庫迪佈局“店中店”模式時,也透露出庫迪不再以瑞幸爲唯一對手。

此舉在庫迪的發展中可謂是開創先河,畢竟縱覽庫迪以往行事風格,哪回行動不是上來就對瑞幸“貼臉開大”?

從門店選址緊貼着瑞幸,到創新做店中店模式,庫迪咖啡終於不再追着瑞幸打,而是聚焦自身發展,目光往盈利處看去。

目前店中店這步棋,能撬動多少市場增量尚不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所面對的市場挑戰衆多。

「零售商業財經」認爲,陸正耀帶領庫迪所做的店中店創新,想要進軍便利店業態,各大連鎖便利店品牌是否接受還得打一個問號。

畢竟在陸正耀的蝴蝶效應下,咖啡已成跨界“萬金油”,便利店賽道的頭部玩家,早已佈局自有咖啡品牌,如7-ELEVEn便利店7-COFFEE、全家便利店湃客咖啡、羅森便利店L-café、唐久便利店“樣咖啡”、崑崙好客便利店“好客咖啡”等。

圖源:網絡

上班族作爲龐大的消費羣體,去連鎖品牌便利店買早餐時順帶買一杯咖啡,市場需求量非常可觀。但在這片紅海中,庫迪“COTTIExpress”該如何落點值得進一步思考。

陸正耀於2022年創辦庫迪,如今庫迪的品牌聲量和門店規模已在國內咖啡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可直到陸正耀有了“風險意識”,才預示着庫迪擁有一個真正的開始。

雖然這場關於低價的戰爭還遠未結束,但庫迪推出“COTTIExpress”這一步棋似乎向國內咖啡市場釋放出一個積極信號:“卷價格”不會是唯一的出路。

庫迪不再跟着瑞幸身後亦步亦趨,也不再將低價作爲唯一武器,國內咖啡市場的畸形發展彷彿也將迎來終點。未來國內咖啡市場仍有增量,健康向好發展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