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蘇州5月22日電(記者 鍾升)“中法建交60週年:遇見青年·遇鑑文明”青年對話會系列活動2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舉行。活動以“遇見”爲關鍵詞,由中法兩國在文化交流傳承、文明互鑑研究、民間友好往來等方面有所作爲的青年代表開展對話,分享經歷與思考。

位於蘇州的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成立於2012年,通過與法國三所高校不斷深化和擴大合作,已成爲最負盛名的中法學院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在致辭中指出,此次青年對話會旨在第一時間落實中法兩國元首關於擴大兩國教育、青年交流的共識,對於助推人文交流、增進教育合作、塑造青年友誼具有深遠意義。

張東剛希望中法青年通過此次對話會,增進文化互融,讓中法兩國和而不同、互學互鑑的橋樑鋪得更寬;增強教育互通,讓中法兩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紐帶拉得更緊;增長青年互信,讓中法兩國相知相親、共創共進的道路走得更遠,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教育領事白麗娜表示,60年來,法中友誼源遠流長,在諸多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今年,法中兩國以建交60週年、“中法文化旅遊年”和巴黎奧運會爲契機,不斷擴大人文交流,爲法中兩國關係的未來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法中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也將更加密切。她希望此次青年之間的對話交流能結出更多法中友誼的碩果。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法方代表魏讓方認爲,法中關係的歷史,是兩國人民始終充滿好奇心和開放精神的見證。懷着這種開放和好奇的精神,成千上萬的法中青年每年跨越大陸,相互學習、理解和分享。“教育是我們共同未來的基礎,它能打破障礙、超越偏見,建設一個更和諧的世界。法中青年之間的交流,正是這一願景的美好體現。青年人是真正的未來建設者,希望年輕一代牢記歷史、教育和文化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持續深化交流、加強對話,繼續搭建理解與合作的橋樑。”(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