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皇氏集團披露了深交所針對該公司2023年年報的問詢函,其中要求皇氏集團說明光伏業務營收大幅增長,但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年報顯示,皇氏集團光伏組件銷售、EPC業務及其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39億元,佔總營收的11.71%,同比增長1367.05%,但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減少25.79%。

據瞭解,皇氏集團曾於2022年高調宣佈,將投資百億建設TOPCon項目以進軍光伏賽道。但僅僅一年後,公司突然轉讓已官宣的光伏項目,這被市場認爲是無奈退出競爭、迴歸主業之舉。

截至5月22日收盤,皇氏集團每股報3.73元,較前日收盤價未有跌漲,總市值32.42億元。

跨界追“光”屢遭質疑

公開資料顯示,皇氏集團成立於2001年,後於2010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自2014年起,公司頻頻跨界尋求多元化產業發展,目前主營業務包括乳業、信息業務、影視劇製作發行以及光伏業務,是一家以水牛奶特色乳品爲核心、以光伏科技賦能乳業的綜合性上市公司。

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8.93億元,同比增長0.07%。其中光伏組件銷售、EPC業務及其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39億元,佔總營收的11.71%。儘管該部分營收同比增長1367.05%,但毛利率卻比上年同期減少25.79%。

深交所據此要求,皇氏集團結合公司光伏組件銷售與EPC業務現有產品類型、收益模式以及光伏行業發展情況等,說明相關業務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存在較大差異;並在此基礎上,結合公司在手訂單情況、現有產能及規劃產線建設情況等,說明相關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存在較大差異,相關影響因素是否可能持續。

衆所周知,相較於光伏產業鏈其他環節,光伏組件環節具有單位產能投資額相對較低、建設週期相對更短、排產相對靈活的特徵,但毛利率在產業鏈中處於較低水平。據機構統計,受價格戰影響,2023年國內組件業務毛利率爲14%—18%左右。皇氏集團去年光伏組件毛利率看似與行業齊平。

除此次問詢外,皇氏集團在跨界追“光”的路上,已多次遭到監管層質疑。2022年8月,皇氏集團高調宣佈切入光伏賽道。該公司披露,持股45%的聯營公司皇氏農光互補(廣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氏農光”),已與安徽省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20GWTopcon超高效太陽能電池和2GW組件項目投資協議,並設立新公司安徽綠能作爲投資主體,投資金額約爲100億元;另外,皇氏農光還將參與賓陽縣新能源分佈式光伏一期項目投資,投資金額達到10億元。

當時,光伏行業正處於上行週期,皇氏集團這一跨界消息很快引發監管層關注。深交所指出,皇氏集團需詳細說明皇氏農光互補具體情況、上述項目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對上市公司產生的影響等八項內容。

2023年6月,皇氏集團及相關人員再次收到廣西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當中提到,皇氏集團參與光伏項目事項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完整,在上述關於參與光伏項目相關事項的公告中,未說明上市公司在光伏項目中的投資和回報模式,涉及信息披露不完整。

值得注意的是,兩封函中都提及,皇氏集團未說明在光伏項目中的投資和回報模式。隨後,皇氏集團在回覆深交所對公司2022年年報問詢函中,終於進行了補充公告。

然而不久後,皇氏農光突然以零元對價轉讓所持的80%安徽綠能股份,皇氏集團也註銷了負責光伏業務的合資公司皇氏晶華。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着皇氏農光已放棄對安徽綠能的控制權,皇氏集團也相應從百億TOPCon項目中抽身。

這一時間節點頗爲微妙,正是光伏產業鏈價格出現回落,全行業進入下行週期的開始。皇氏集團也在註銷公告中表示,是出於整合及優化公司現有資源配置,降低非乳業板塊的經營管理成本的考量。在2024年展望中,該公司更是將光伏業務視爲“賦能”主營乳業的手段,不再有進一步的拓展計劃。

光伏行業靜待觸底

早在光伏行業大熱之時,像皇氏集團這樣試圖分一杯羹的跨界企業不在少數。如今光伏行業發展放緩,皇氏集團已率先抽身,還有不少跨界者在激烈淘汰賽中掙扎,停產、虧損現象屢見不鮮,處於進退兩難中。

以連續三年扣非淨利潤爲負並被“戴帽”的ST聆達爲例,ST聆達於2020年跨界至光伏太陽能電池片賽道,隨後三年扣非淨利潤均出現虧損。財報顯示,ST聆達去年實現營業收入8.39億元,同比下降47.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62億元,同比下降1447.69%。對於業績大幅下滑,該公司解釋稱,主要是因爲報告期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市場價格持續走低、按淨額法確認收入的代工業務佔比上升。

在虧損壓力下,ST聆達的光伏項目相繼停產。3月19日,ST聆達發佈公告稱,擬終止投資建設銅陵年產20GW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基地項目。4月16日及5月15日,該公司多次公告稱,金寨嘉悅主要生產裝置仍將繼續停產。此外,包括海源復材向日葵沐邦高科等在內的跨界企業都宣佈終止了光伏相關項目。

如皇氏集團、ST聆達一樣的跨界者“失意”背後,是整個光伏行業已在週期底部徘徊的跡象之一。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祕書長彭澎此前表示,隨着行業內卷日趨嚴重,產能出現過剩,行業競爭加劇,技術不夠紮實、只想賺快錢的跨界企業必然會先被擠出行業。

2023年四季度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不斷觸及歷史新低,組件價格甚至跌破1W/元。Infolink數據顯示,N型TOPCon組件價格已跌至0.86元/W,今年一季度降幅超過12%。

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預測,在無序擴張引發的產能過剩背景下,光伏全產業鏈價格基本已經處於最低點,企業盈利普遍微弱,而這一低谷狀態預計將持續到今年第二季度末。

如何向“上”發展也成爲全行業的當務之急。5月21日,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公衆號顯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近日在北京組織召開“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指出,加強對於低於成本價格銷售惡性競爭的打擊力度;鼓勵行業兼併重組,暢通市場退出機制。

在行業積極消息引導下,光伏板塊齊漲。截至5月22日收盤,晶澳科技愛旭股份TCL中環等多家股票漲停,大全能源隆基綠能等多股跟漲。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文章